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什么是不予执行制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4-03 阅读: 392次

什么是不予执行制度

不予执行制度是我国执行程序中一项执行救济制度。

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看,不予执行制度对仲裁裁决的监督是“双轨制”,即实体和程序的双重监督,这种规定与国际上通行的司法权仅对仲裁裁决作程序性审查的原则相悖,也有违仲裁的契约性和一裁终局的特点,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国不予执行制度广受诟病的原因。仲裁制度作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发展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司法应给予应有的支持。司法监督仲裁的目的是扶持仲裁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立法的滞后,在法院的执行实践中大量裁决被裁定不予执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仲裁机构及仲裁工作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将导致人们在未来的经济纠纷中放弃仲裁选择,这对于我国仲裁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笔者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时应取消实体审查标准。而在目前的司法工作中,不予执行的审查应遵循重程序、尽量不进行实体审查的原则,在不予执行裁定的使用上采用严格标准。如果裁决没有严重的程序瑕疵,即使在实体认定上有一些轻微的不当,法院也不应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对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又在执行程序中以相同理由提出不予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当事人请求不予执行仲裁调解书或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协议作出的仲裁裁决书,人民法院也不予支持。

什么情况下可以裁定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7条和第274条的规定,被申请执行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可以裁定不予执行法。

第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法。也就是说,仲裁以合同当事人的协议为前提法。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无书面的仲裁协议,仲裁就没有根据,仲裁机构即使作出裁决,人民法院也不予执行法。

第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法。仲裁机构应当依照仲裁法规的规定和当事人仲裁协议的约定进行仲裁,其裁决才能有效法。仲裁机构的裁决事项如果超出了当事人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机构受案范围的,属于超越职权的行为法。因此,即使仲裁机构作了裁决,法院也不能执行法。

第三,仲裁组织和仲裁程序是仲裁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法。如果仲裁员与本案有关联,依法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或者对当事人未经过合法通知而予以缺席仲裁等,其作出的裁决不发生效力,因而人民法院可不执行该项裁决法。

第四,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法。

第五,适用法律有错误的法。仲裁裁决必须依法进行,必须正确适用法律法。

第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法。

仲裁员必须廉洁奉公,依法裁决,如果在仲裁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则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所作裁决必然是错误的,人民法院理所当然亦不予执行法。

第七,在涉外仲裁中,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的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法。如果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遭到了不可抗拒的事由未能到庭陈述的,该仲裁裁决不能执行法。

第八,涉外仲裁中,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法。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什么是不予执行制度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4938.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