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雾霾 我们当用什么来驱散雾霾
今天,我们当用什么来驱散雾霾?
全国多地再度身陷“霾”伏。北京发布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安徽郎溪雾霾造成城市中的高楼如海市蜃楼般的梦幻效果,浙江绍兴遭遇入冬以来罕见强雾袭击,市区道路能见度不足50米。十面“霾”伏之下,似乎“深呼吸”都成了奢侈品。尽管北京等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雾霾“元凶”已经找到,但远水难解近渴,这一次的雾霾又将如何驱散?难道,这一次我们还得“等风来”?
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民生诉求凸显。对老百姓而言,不仅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雾霾,更想知道的是,除了“等风来”,究竟该怎么做才能驱散雾霾。
客观来说,为了除霾,各地政府下的决心不可谓不大。2014年初,北京市长王安顺就透露已与中央签订责任书,承诺到2017年将实现大气污染得到改善。期间,甚至有媒体曝出了“实现不了空气治理就‘提头来见’”的“治霾决心”。可惜,离2017年只有不到400天了。北京的雾霾情况依然让人无法乐观。
机动车、燃煤、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随着一系列雾霾“元凶”的被指认,有助于我们厘清治霾思路。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治霾绝非一日之功、一年之功,治霾之路也注定不会是一条坦途。早在1863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第一个《工业发展环境法》,控制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但直到1965年,有毒烟雾才在伦敦销声匿迹,“雾都”的帽子方能彻底甩下。
治霾,需要的不仅是表决心,更需要一张思路明晰、流程可控的路线图、时间表。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真正做起来,却绝非易事。淘汰落后产业对地方财政、税收的影响,相关产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如果这些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治霾之旅恐很难走的顺畅。治霾,不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或许有人说,“奥运蓝”“阅兵蓝”的实现不是很简单吗?怎么就不能一直蓝下去呢?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XX蓝”的出现,只是“应急之举”。不仅需要气候条件的客观支持,更需要很多“临时管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是,社会发展不可能停步,经济转型也不可能采取“休克疗法”,临时管控手段再有效,也注定了无法长久使用。要想让“XX蓝”永驻,还需要换个思路。
我们应该意识到,治霾不仅仅是一场“大气战”,更是一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战”。今天,之所以我们要屡屡面对十面“霾”伏的尴尬,还在于此前历史欠账太多,建立在牺牲环境之上的经济增长,让我们受到了惩罚。现实中的欠账或许可以一日还清,但对环境的亏欠,却需要长期的弥补与修复。而这,更需要地方政府有“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决心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
毋庸置疑,每一任地方政府都希望“有所建树”,但在转型期的当口,总有一任或几任政府需要为还欠账而背起历史的包袱。如果单就“经济数字”而言,他们的成绩或许不会太过鲜亮,但他们对城市发展、对民生福利所作出的贡献,人民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
随着经济转型期的到来,多元化考核、“绿色GDp”等理念的提出,也要求地方政府早日走出“数字崇拜”。民生幸福,不是用数字算出来,而是靠一个个老百姓切身感受的获得感而得到的。
治霾,是一场持久战。这一点,老百姓可以理解。但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政府早日拿出具体的治霾方案,按照进度表,一步步实施,公开透明,加以监督,确保落实。驱散雾霾,靠的该是可行性治霾方案的阳光,而不是看天收的“等风来”。
地热能有望成为雾霾治理新配方
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健康,一个是能源。当健康和能源这两个主题发生冲突时,比如雾霾当道的眼下,我们的出路又在哪儿呢?
答案是地热。地球不仅是个热库,同时还不断地生热,地球的热量是可持续的。其实,入地不用太深,我们就可以享有丰富的地热能源。
地热资源是来自地球内心的奉献,地心温度可以达到5000~6000摄氏度,能量巨大。与化石能源不同,地热能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物,也不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与太阳能和风能不同,地热资源是一个连续稳定的能源,它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存在;除此之外,它在地下储层当中,像电池一样储集热能量,这个特点是在能源利用中有待发挥的优势。
那么,如何利用地热缓解雾霾?关键在于大型岩溶热储。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这样的地方,地上有风景如画的岩溶地貌,地下蕴含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和地下河,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实际上在华北地区,地下是有隐伏的岩溶,就如同埋在脚底下的桂林山水,储热条件非常好,单井出水量非常大,水质也很好,其开发利用技术已经成熟。
河北省的雄县已经实现了可持续的地热供暖,开采井、回灌井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可持续供能的问题,开采井(红色的)出来的热水送到供热站经过换热以后,被加热的自来水送到各家各户,降温后的地热水——地热尾水再从冷水井(蓝色的井)回灌下去,实现循环往复的利用。雄县有30万人口,井有70口左右,约1500米的深井,温度在60~70摄氏度,每年冬天90%以上的人口享受了地热供暖。这个地热供暖是清洁的,整个城市几乎没有烟囱。这项成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雄县模式”,成为国家级示范区。
程度发育好的热储,勘探开发利用的远景非常好,潜力巨大。初步估算,全国岩溶热储的能量潜力相当于我国目前年能耗的100倍以上。如果把它们的分布与雾霾分布图对比可以发现,吻合度非常高,所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以有效替代燃煤,缓解雾霾。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虽然在地热直接利用方面在国际上有突出的业绩,但相对于人们的需求和我国地热资源潜力来说,利用程度仍然很低。未来的目标是要对地热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如果能把中深层的地热跟浅层地热结合利用,进一步探索干热岩等更深层地热的开发利用,那么对于治理雾霾以及改革整个能源供应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治霾主要靠风吹走”的言论,竟然出自河北省气象局的官方微博,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种言论必须有一个前提,即默认了官方对雾霾的束手无策,“等风来”似乎成为最无奈也最有效的除霾手段。可风停了又怎么办?事实上,雾霾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风来风去,只不过是将污染物从一个地方吹到另一个地方,并未减少,雾霾随时都可能由自家的“门前雪”,变成他家的“瓦上霜”。在污染面前,任何侥幸都是徒劳的。
官方微博发出消息“很快就大风来帮忙清扫雾霾”,在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消解公众焦虑的情绪,还会把“焦点”转移到“什么时候来风”上来,从而减少公众对“污染源”的关注。道理很简单,无论污染有多严重、雾霾持续时间有多长,只要一刮风下雨,就会烟消霾散。一些地方部门平时疏于监管、治理,等到污染严重了,纸包不住火了,才临时抱佛脚,通过各种途径发布消息“已在监管”。其实他们明白,只要风一刮雨一下,这些措施可能就会立竿见影化为政绩。
上个月,山西太原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太原未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和应急措施,被环保部点名批评。事实上,包括太原在内的一些地方,面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不及时、不主动的问题并非个案。即便是发布预警,也并非第一时间在政府官网、微博、微信等即时平台,公众往往要到次日才能通过纸媒获知消息。面对重污染天气预警不及时、应急不主动,说到底,根本上还是没有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头、落到实处。
预警信息和应急措施发布滞后,也凸显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能力不足。一些地方应急机制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不够细化、具体,缺乏操作性;一些地方的政府预案与部门专项实施方案、企业具体操作方案缺乏衔接,相互支撑不够;一些地方缺乏对重污染天气进行预测研判的技术力量,难以改变被动响应的局面。政府在防治重污染天气中担负着主导职责,应该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完善预警应急体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气污染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治理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空气中聚集了大量细微颗粒污染物,在静态的天气条件下就容易产生雾霾。只要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消减,雾霾天气就必然反复出现,甚至愈演愈烈。
因此,从根本上看,治理雾霾不能总靠风吹走,还得靠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精神一点一滴消减污染源,久久为功。政府除了要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完善预警应急体系外,一方面,要优化能源结构,建章立制狠抓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大气无边界,作为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各地必须强化区域协作,联防联控,才能治标治本,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不再成为公众的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