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疾病体位疗法
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近日,据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柏禄顺教授说,药物主要靠肝、肾代谢,老年人代谢能力降低,容易造成药物蓄积,加重肝肾负担。不妨试试体位疗法。目前,体位疗法因简便易行而又有明确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柏教授强调,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病姿势,并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练习。练习前还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伸展运动等,以免拉伤肌肉、扭伤关节。练习时动作要缓慢、柔和,身心要完全放松,动作难度要循序渐进。若治病姿势为卧位,最好在硬板床上进行,以免腰部受伤。
腰椎间盘突出——站立推腰
站立推腰可锻炼腰背部的肌肉群,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大有帮助。
动作要领: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轻推后腰部,同时向前挺胸、双腿绷直、臀后翘、头后仰,保持此姿势2分钟后放松,连续做5~7遍,每天1次。
高血压——放松平卧
放松平卧有助于放松肌肉、舒张血管,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动作要领:仰卧,两臂和双腿自然伸直,呼吸尽量放慢,轻闭双眼,想象身体各部位放松。可依次由头顶、前额、眉、眼睑、眼球、鼻子、嘴唇、面部、下颌,直到双脚逐一放松。每晚睡前练习,每次20分钟以上。初练时枕头稍高些(12厘米左右),血压≥180/110毫米汞柱的老人,枕高可15~18厘米,要避免头垫得过高造成气道不畅。
心功能差——斜向扭臂
斜向扭臂有助于改善心脏不适症状,增强心脏功能。
动作要领:站在门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分别抓住门框上的10点和4点的位置,身体微微向前倾、双脚不动,做伸展、扩胸运动3~5次,然后双臂用力按顺时针方向扭转,并保持这个姿势1分钟后放松,轻轻甩动两臂。然后再将双手分别移动至门框上的1点和7点位置,方法同前。每次交叉练习3遍,每天11点和21点(心经活跃时间)各做1次。双脚分开,站不稳者可前后弓步站立。
颈椎病——坐卧转头
坐位转头可以锻炼颈部的主要肌群,分担颈椎压力;卧位后仰则可以牵引颈部椎体,使移位的椎体恢复功能位,缓解肩颈僵硬、疼痛等颈椎不适症状。
动作要领:端坐,两手自然下垂,头尽量向右侧弯,右耳向肩膀尽量靠拢,以颈部左侧有抻拉感为度。保持10秒后,脸转向右前下方停留10秒,再转向右后上方停留10秒,慢慢还原。再做对侧,方法同前,连做2~3遍。然后取仰卧位,将颈部放在装入黄豆的枕头上,头尽量后仰10秒后将头前屈(尽量让下巴贴到前胸)10秒,然后还原。连做2~3遍,每天练习1次。
便秘——握拳屈体
屈体可收缩腹部肌肉,按摩胃肠,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握拳按压腹部可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练习时配合提肛运动效果更好。
动作要领:双腿盘膝而坐,两手握空拳放于大腿根部,贴紧腹部,吐气时上身向前弯曲,同时向内用力收腹,感觉腹部向脊柱靠近,越用力越好。双拳用力按压腹部,停留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腹肌、恢复原位。连续做5~10次,每天早晚坚持练习。初练时,双腿可不盘在一起,但保持盘腿的姿势,待熟练后,再逐渐盘在一起。
老慢支——半卧深呼吸
半卧位能使胸腔容积增大,而深呼吸可达到增加肺通气、改善缺氧的目的。老年人练习时既要尽量做到呼吸深长、缓慢,又要注意不可有胸闷、憋气等不适。
动作要领:半卧位,两腿前伸,膝盖下垫一软枕,使腹肌放松,双手交握置于脑后,用鼻子缓慢吸气,尽量鼓起腹部;用嘴慢慢呼气时,尽量收回腹部。每天练习 2次,每次15分钟。
脉管炎——平卧动腿
平卧抬腿有利于血液回流,腿下垂又能使下肢血液充盈,两者结合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坏疽。
动作要领:平卧,双手放在体侧扶住床,先抬高双腿呈45度,维持30~60秒,然后坐起,双腿沿床边下垂2~3分钟,同时旋转足部,再平卧休息1~3分钟。如此反复做5组,每组中间休息2分钟,每天做3~5次。
老胃病——抱膝蜷身
抱膝蜷身有增加腹内压和按摩胃的作用,对治疗胃下垂和改善消化功能有明显作用。在练习时,注意要用上腹部肌肉的力量来带动头部,有意识地收紧腹肌,以免损伤颈部。
动作要领:仰卧,吸气,抱双膝于胸前,尽量用鼻子去碰膝盖,屏气并保持该姿势5秒钟左右,呼气还原。每天练习8次,练习时间和次数可逐渐增加。
小便失禁——跪坐抻背
跪坐抻背能有效改善盆底肌松弛,稳固盆腔器官的功能,缓解小便失禁的症状。
动作要领:屈膝跪立,两膝分开,双脚放在臀部下方,双手撑在两膝之间,吸气并挺胸、抬头,呼气时手向前伸直,身体前倾,尽量让胸部贴近床面,臀部不要抬起,背部不可向上拱起。保持这个姿势 4~5秒,然后慢慢还原,每天做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