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养心之中 和气为先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05-03 阅读: 448次

俗话说,养生必先养心,而养心之中,必是和气为先。心平一切游刃而解,去了解一下和气在养生里的重要影响吧!

养心之中 和气为先

养生之道,妙方万千,当数和气为先。

现代疾病70%属于身心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癌症等都与心理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和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七情六欲”反复产生刺激,心理失去“和”的平衡,致使经络不通、血瘀气滞、阴阳失调,产生疾病,正所谓百病气上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淌,恐则气滞,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和则气顺。

喜怒哀乐为人之常情,烦恼忧愁为人之伴侣,人生就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要正确对待人生,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不断修身养性,使自己内心平和,适应社会环境,使自己与自己“和”,与自然“和”,与社会“和”。

如何利用“和”之境界?凡是要往好处想,往宽处想。郑板桥说得好:“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人与人之间应少一点私心,少一点计较,少一点嫉妒;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人和家和保平安。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就会感到生活是美好的,自然是友好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是我们的朋友。这就是与自然“和”,与天地“和”。

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心平气和,才能达到性命双修、延年益寿。因此,和气养生助延年。

相信不相信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淳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不当欲望的奴隶

活得快乐平安是许多人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快乐和平安呢?

我的体会是这样三个字:“去妄想”。

我对许多朋友说过,所谓“去妄想”,不是多么高深的大道理,恰恰是自我调整的最本质的东西。

在生活中,“去妄想”是三个层面的事情。

第一个层面:是把“不正”的欲望、念头、想法去掉。

所谓“不正”就是歪的东西,邪的东西了,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偷盗,都属于此列;想不劳而获,属于此列;想占有别人成果,属于此列;损人利己,属于此列;做不道德的事,属于此列。总之,于理于法不容的东西,是我们要去掉妄想的第一大类;说得再世俗一点,凡是不合道德的事情都不要做。道理很简单,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必然会心不安,如果一个人偷了、盗了,还想使自己快乐平安,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快乐平安,第一是去不正之妄想。

“去妄想”的第二个层面:是指去掉“不该”的事情、“不该”的想法。

什么叫不该?比如你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太高了,你的力量又达不到,那么,这个目标就是“贪心”了。这种贪心既会伤了自己,也会伤了家人。这就属于不该。你虽然不偷不盗,不去害人,但是你的野心太大了,超过了实际的可能,超过了自己能力所限,结果必然是自我折磨。仅仅这一条,再想做到心安,肯定是没用的。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对“贪心”做减法,却想求得平安快乐,是本末倒置。每个人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不正”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比较容易划清界限,去掉妄想;而“不该”的事情,要做到去掉妄想就比较难了。要明白,这种不该的妄想对心灵的折磨和伤害是特别大的。无论在事业上、挣钱上、情感上、人际关系上,人们追求的目标都可能离开了实际,这点要清醒。

第三个层面:要去掉“不对”的事情,“不对”的妄想。

什么意思呢?你做的事情可能在道德上没有错误,不属“不正”;在目标的高低大小上似乎也和自己比较符合,没有过贪,不属“不该”;但是你达到目的的方法不对、不妥当,本来有妥当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你的方法不当,还自以为很高明,这也属于妄想。

如果能够从这三个层面去掉妄想,人就会越来越智慧。

我曾经写过一句话:“天花乱坠无多用,一戒落实金泉涌。”有的时候,我们从心头戒掉一个贪,去掉一个妄见,立刻会感觉到自己的解放。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本来状态不错,突然生出一个念头,这念头可能是有关自己在事业、职场的某些设想,立刻就感到心头不轻松,立刻就增加了焦虑。哪怕你只是刚刚说了句大话,不过是吹吹牛而已,吹完以后,会发现自己反倒有点焦虑了,这就是“贪念”对自己的迫害。

所以,要从“去妄想”出发调整自己的心灵状态,只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做得对的事情,这样才会从容自然,也只有这样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很多人陷于苦恼和焦虑,比如家庭的矛盾,职场的冲突,不是说这个人智商有多低,恰恰相反,他可能学历很高,甚至很聪明,但是,他在一个点上“轴”了,抓住一个“欲望”不放了,就陷到一个什么都看不清楚的境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人生可以积极,可以进取,但一定不要过分地紧抓住自己的欲望,要松弛一些,对自己的欲望要时时有所审视,不当欲望的奴隶。

总结:看了这么多关于心理的说法,我们知道身心与身体同等的重要,甚至能操控我们身体的变化。所以我们在养生之中,一定先要养心。(文章原载于《 养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7,作者:龙应台、柯云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养心之中 和气为先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jiankang/changshi/14606.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