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犯没抓到从犯怎么判?
一、主犯没抓到从犯怎么判?
1、主犯没抓到从犯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的处罚
从犯的量刑是比照主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来说从犯判处的刑罚不可能比主犯重,但如果从犯有其他从重处罚的情节,那么从犯判处的刑法就会重于主犯。
2、共同犯罪不一定同时有主犯从犯
如果全部是首要分子的这种情况下,就只有主犯,没有从犯。
3、主犯是指除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在犯罪集团中,并非只有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才可以成为首要分子,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也可以成为主犯。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虽然不在其中起组织、指挥作用,但积极参加犯罪集团的犯罪活动,也可以成为主犯。
(2)某些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及其骨干成员和某些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在我国《刑法》中,根据构成犯罪的主体范围,可以将聚众犯罪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类是参与者均构成犯罪的聚众犯罪。如《刑法》第317条规定的聚众持械劫狱罪,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均可构成犯罪。一类是只有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才构成犯罪的聚众性犯罪。在这类聚众性犯罪中一般参加者不构成犯罪。如《刑法》第290条规定的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一类是只有首要分子构成犯罪的聚众性犯罪。在这类聚众性犯罪中,除首要分子外,其他积极参加者和一般参加者都不构成犯罪。如《刑法》第291条规定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上述三类聚众性犯罪中,第三类一般都是单个人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也就不存在主犯问题。在前两类聚众性犯罪中,属于必要的共同犯罪,存在主犯与从犯的区分,在第一类聚众性犯罪中,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一般都是主犯;在第二类聚众性犯罪中,主犯一般只是首要分子。
(3)在其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可能只有一人,也可能有多个。
二、主犯缓刑从犯怎么判?
1、主犯被判处执行缓刑,从犯也有可能会被判处缓刑。
对于从犯的处罚,比照主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法院在判决时,从犯的刑罚要比主犯轻。
2、法院在判决缓刑时,要求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犯罪分子不得是累犯,如果从犯在五年内有过故意犯罪被判有期徒刑的前科,构成累犯的,则不适用缓刑,可能被判实刑。
(1)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3、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
认定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体分析判断,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但不起主要作用的,一般属于从犯,例如参与盗窃时望风放哨。一般来说,次要的实行犯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一般是指为共同犯罪行为事先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
三、诈骗案件的主犯、从犯怎么区分?
1、可以通过在诈骗案件中起到的作用来区分主犯、从犯。
诈骗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区分主犯、从犯的方法: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反之则为主犯。
(4)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而主犯则起到了重要或者主导作用。
对于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为两人、两人以上的情形,法院在确定最终的刑事处罚之前,需要依法确定具体谁才是主犯、谁是从犯。对于同一个案件,主犯、从犯的罪名通常是一样的。若是对主犯没抓到从犯怎么判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