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执行中止恢复执行期限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3-18 阅读: 525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民事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中,如果被执行人不执行法院判决书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执行中止的情形,那么执行中止恢复执行期限?下面由若悠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执行中止恢复执行有什么期限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二年,而中止执行是属于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的情形,会重新计算执行期限。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执行中止恢复执行有什么期限”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二年,而中止执行是属于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的情形,会重新计算执行期限。欢迎到若悠网。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执行中止恢复执行期限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4221.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