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我国刑法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01-10 阅读: 223次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根据兵役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下职业、家庭出身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应征公民服兵役,是兵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公民拒绝、逃避服兵役,是对兵役管理制度的侵犯。

(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若在平时则不构成本罪。

所谓“战时”,即战争时期。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战时与否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

决定武装力量是否处于战时状态的职权,由相关的部门人员行使。

2、必须具有拒绝、逃避服兵役的行为。

拒绝服役,是指拒不接受服兵役。

包括拒不服兵役和抗拒服兵役。

逃避服役,是指以某种行为或虚假理由躲避服兵役。

手段多样,如自伤身体,雇用或让他人冒名顶替;

装病、装残及伪装其他身体不合格条件等。

3、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可见,情节严重与否,是划分本罪与非罪的标准。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

组织、煽动他人拒绝、逃避兵役;

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绝服兵役等等。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本罪主体一般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

综合上面所说的,战时而逃避服股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法律条款,只要存在逃避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就会承担刑事的处罚,一般在认定犯罪时就会从犯罪的主体、主观、客体、客观要件来进行确定,这样才能让违法者承担该有的责任。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我国刑法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31149.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