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捡拾物品不还是否构成犯罪,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如何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01-02 阅读: 188次

一、捡拾物品不还是否构成犯罪

1、拾得遗失的物品不归还的,是属于不当得利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的。

2、但如果经起诉后,拾得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书,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二、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如何

1、不当得利成立后,在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发生根据,而不当得利之债是不当得利的效力。

2、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就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与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利益的权利。

所以,不当得利的基本效力为受损人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3、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是否为善意而有所不同,具体分为以下三种:

(1)受益人为善意时,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

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

所谓现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形态改变,其财产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者可以代偿的,仍然属于现存利益。

(2)受益人为恶意时,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益人明知其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却仍然置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于不顾,法律对此没有加以特别保护的必要。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I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拾得遗失的物品不归还的,是属于不当得利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的。

但如果经起诉后,拾得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书,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网进行咨询,网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捡拾物品不还是否构成犯罪,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如何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29123.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