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01-02 阅读: 200次

一、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监视居住最长期限是6个月,超过6个月后,当事人可申请解除监视居住措施。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的,办案机关应该变更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指定监视居住的条件有哪些

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分为两种情形:

1、监视居住作为取保候审的补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能缴纳保证金,从而在客观上不能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可以采取监视居住;

2、监视居住作为逮捕的替代措施,即符合逮捕条件,具备5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由此,监视居住替代逮捕措施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1)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的因素,实行羁押违背人道主义原则;

(2)是基于案件的特殊性,采取监视居住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

(3)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为了避免超期羁押,实行监视居住。

第一个方面体现对有特殊情况的人的关照和对人权的保障,也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后两个方面体现出及时惩罚犯罪和实现国家刑罚权的要求。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监视居住最长期限是6个月,超过6个月后,当事人可申请解除监视居住措施。

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的,办案机关应该变更强制措施。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网进行咨询,网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29078.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