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公证活动的回避原则是怎样的?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0-02-21 阅读: 472次

一、公证活动的回避原则是怎样的?

公证活动的回避原则是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公证回避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事项时,应当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工作。

公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

1、是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本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是指办理公证事项的结果与公证人员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响。

3、与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正确办证的。

上述情形不仅适用于公证人员(包括公证员、公证员助理等),而且也适用于接触该公证事项的翻译、鉴定人等有关人员。在出现上述情形后,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在公证书作成前提出。

二、公证员提出回避应该由谁批准?

1、公证员的回避可以口头或书面申请,由本处主任决定;公证处主任的回避由本级司法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决定;

2、回避决定作出后,公证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

3、公证员明知有回避情况而不回避的,依照公证处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罚。

三、公证员回避制度的好处是什么?

公证回避,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事项时,应当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工作。该制度是为了维护公证活动的正常秩序,保证公证机构依法正确行使公证权而设立的,有利于维护公证机构的尊严信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当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诉讼活动,当中存在着回避的制度,对于很多的公众活动也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回避的,因为公证机关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有一定的职业方面的过错责任追究的,一旦没有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公证,需要受到惩处。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公证活动的回避原则是怎样的?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23574.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