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免除债务的行为的法律效果是怎样的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11-05 阅读: 127次

一、免除债务的行为的法律效果是怎样的

免除债务的行为的法律效果是:免除全部债务的,债务全部消灭,债权人免除部分债务的,债务部分消灭;主债务的从权利消灭,免除了对方债务,债权消灭,从属于债权的担保权利、利息权利、违约金请求权等也随之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七十五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

二、法律是怎样规定有第三人担保的债务的

民法典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履行债务后,第三人作为担保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条

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第七百条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债务的移转的法律规定是指在债的内容与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债的主体发生变更,需要双方当事人遵循双方的有关约定与法律,并且债权人有知情权,避免引发纠纷。债务的有效转移需要首先理清各自应承担债务数额,然后变更债权、债务人,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乙可以把对甲的债权转给丙,乙就可以退出三角债务关系。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免除债务的行为的法律效果是怎样的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免除债务的行为的法律效果是怎样的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101210.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