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续签有赔偿吗
一、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续签有赔偿吗
关于劳动合同到期时,公司决定不再续约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问题,需依以下几种情形来具体分析:
首先,若为公司主动提出的不续约行为,理当向劳动者支付合理的经济补偿金。这样来看,每在岗位工作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补偿。如果在此期间,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且请求续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公司加以拒绝,那么该做法无疑是违法行为,应为此类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以工作年限的倍数计算,满一年则对应两个月的工资。
其次,如果此番为劳动者自行提出不愿再续订合同,情况将有所不同。无论公司是否保持原有的劳动环境或改善现有的条件,以及公司愿意降薪还是升薪的情况。因此,员工若申请离职,将面临两种可能:
一方面,倘若公司承诺维持或提升原有劳动待遇,另一方面,如果待遇降低,能否续订合同也得看双方协商的结果。
此外,关于劳动合同续签,仍有几点需要关注:
首先,同样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只要双方皆表示同意,还是有机会继续签署新的劳动合同的。
再次确定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与签署方式时,仍然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决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的相关规定。其次,对于劳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劳动报酬这一项的,亟待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商议,以达成一致意见;若是双方无法就此达成适宜的共识,应以劳动合同期满前的十二个月之内的平均劳动报酬为准,作为劳动报酬起算点的下限标准。
再者,若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有变动且未经劳资双方共同商定进行变更,那么这些实际执行的条件及报酬若低于原来所签订的合同中的约定,就不能把它们作为续订劳动合同的底线要求。
另外,劳动合同宣告终止之后,若使用者已提前三十天通知员工关于终止合同的情况,用视为已经提前三十天通知。若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前通知,又或者提前通知未满足三十天,应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以此当做是提前三十天的通知,劳动合同到期日方得以确立,需按照相关法规程序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
最后还要补充指出的是,员工若在工作过程中有职业病或者由于履行工作职责导致伤害,经鉴定确认为达到相关伤残等级的,在要求续签劳动合同时,企业也必须与其续订合同。对于那些在该公司连续工作超过十年的员工,在续订劳动合同时,他们有权申请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必须与之续订,除非有特别理由证明不宜施行该做法。作为补充条款,由公司发起的劳动合同续订过程中,无论合同期长短,均不得提供试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
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合同有补偿吗
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终止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愿续签,但用人单位不续签的,那么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其他违法情况,那么单位要给的才是经济赔偿金。
劳动合同和其他的合同是不一样的,其他合同可能到期也就到期了,但劳动合同期满,除非劳动者本人愿意不再续签,不然只要是单位不续签,单位就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续签有赔偿吗”,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