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什么责任
一、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什么责任
1.依据法规,非机动车辆在机动车道行驶便构成违法行为,应承担主要责任。
然若要顾及以人为本原则,机动车亦可能需承担事故次责,最终责任归属需交管部门裁定。
认定书将详细载明事故全过程、责任认定依据、责任承担方以及责任具体承担金额等信息。
2.交通事故发生地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所定义的“道路”范畴之内。
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时,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如赔偿无法满足需求,则按以下条款处置:
(1)机动车间事故由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如双方均有过错,责任比例各半。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事故,未被认为有过错之非机动车或行人负全责,但若存在证据表明其存有过错,可适当减轻机动车方赔偿责任,无过错之机动车最多承担不超10%之赔偿责任。
若非机动车或行人系有意碰撞机动车方而导致事故,则机动车方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修正)
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第五十七条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17年修订)
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二、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违反哪条法律
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法律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第八十九条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什么责任”,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