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不和解谁吃亏
一、肇事逃逸不和解谁吃亏
肇事者将会吃亏。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在涉及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其处罚将更加严厉。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选择逃逸或具有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如果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并采取必要措施救助伤者、保护现场、报告警察等。如果发生肇事逃逸行为,则将受到吊销驾驶证、暂扣车辆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此外,对于因肇事逃逸行为造成的损失,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赔偿责任。肇事逃逸的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
逃逸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底线的极度挑战。它不仅暴露出肇事者对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漠不关心的态度,更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因此,法律对逃逸行为给予了相应且严厉的惩罚。
当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时,更凸显了其恶劣性和社会危害性。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都有权享受生存的尊严和安全。因此,对于那些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肇事者,法律必须给予更为严厉的制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私了还拘留不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当事人双方之间选择私了后,还是有可能拘留的。
建议交通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不要逃逸。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肇事不知情 算逃逸吗
撞人不知情不算肇事逃逸,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可以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肇事逃逸不和解谁吃亏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