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屋可以买卖吗
一、小产权房屋可以买卖吗
小产权房并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商业交易的资格,因此其交易过程在法律层面无效。小产权房产主要是指那些在我国农村及城市周边地区,由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上所兴建,专供销售的住宅物业。此类房产由于未能获得由我国国家房地产管理机关所颁发的产权证明,而是仅由当地乡镇府或者村委会进行签发,故在法律上将其定义为小产权房产。这种房产不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商品住宅,因此在购买后,仅能享有对该房产的使用权,但无法实现其转让权益。
然而,尽管如此,小产权房产毕竟是在农村集体用地之上所建立起来的,根据相关规定,这些房产在集体内部,仍然可以转让、交换。在此情况下,虽然购买到小产权房产后无法向他人转让,但是买方仍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鉴于小产权房交易过程中所签署的合约本身被判为无效,买方有权向卖方请求退还已支付的购房款项,同时还可索求相应的资金占用费损失;
其次,若卖方蓄意隐瞒小产权房的实际属性,从而导致买方承受了投资损失,买方则有权提出与损失相适应的赔偿要求。然而,也有一些卖方误以为在交易合同因违法而被判定无效之后,自己将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所以他们可能会拒绝承担任何的赔偿责任。面对这样的情况,买方需要在必要时遵循以下法律流程进行维权申诉:
首先,起草一份详细的起诉状,明确指出自己对于退还房款、利息损失,以及其他相关赔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随后,根据对方所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法院管辖规定,一般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应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接下来,法院会对立案申请进行依法审理,一旦满足受理条件,便会正式立案;随后,作为原告的买方需根据受理通知书中的提示,做好出庭参与诉讼的准备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若法院通知原告开庭日期以后,原告若没有正当的理由拒绝出庭,那可能会面临撤诉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五条
【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区分】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二、小产权房屋买卖纠纷的起诉条件一般是怎么规定
法院并不会受理小产权房屋的纠纷起诉,因为小产权房屋是没有产权的,不受法律的保护。小产权房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价格非常便宜,给很多无力买房但又有住房需求的人提供了一条买房捷径。但购买这类房屋得不到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小产权房买卖有以下问题
1、无法办理产权证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买了房子之后都是有产权证书的,但是小产权房其实是没有产权的,因为这类房子是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当然购房合同也不可能在房管局备案。所以你就不可能拿到一个合法合规,有效的房产证。
2、在想出手比较难
由于小产权房是没有产权证书的,大多数的购房者还是想要购买有产权的房屋的,如果业主想要向非集体成员的第三人出售小产权房,因其没有房产证而无法完成产权过户,小产权房屋购买人完全可以与其他人再次签订房屋买卖协议,达到一房二卖或是多卖的目的,第三人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
3、购买压力大
虽然购买小产权房的总价比较低,但由于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没有经过备案,就不能去银行做贷款,只能一次交清房款。对于购房者来说其实压力也很大。而且现在不能去银行做贷款,同理未来也不能拿这个房子去银行做抵押,再者买卖的时候可能也有很多的风险和坑。
4、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承建小产权房的开发商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小的开发商,开发商在建设小产权房屋时,为赚钱可能会偷工减料,加上职能部门缺乏监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实际使用中很多小产权房出现墙体裂缝、房屋漏水等质量问题,更无法达到防风、抗震、防水、消防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一旦发生房屋质量纠纷,购房者维权难,终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5、遇拆迁难赔偿
虽然大家遇到拆迁赔偿的几率比较小,但也要考虑到房屋可能遇到的问题,因为购买小产权的购房者不是房屋合法所有人,无法对抗国家的征地和拆迁,购房者将来遇到拆迁,将很难得到补偿。若小产权房屋违反国家政策被强拆,购房人可能面临既无法取得房屋,又不能索回房款的尴尬局面。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小产权房屋可以买卖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