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提前还需要交违约金吗
一、房贷提前还需要交违约金吗
1、房贷提前一般不要交违约金,房贷提前还款不一定需要支付违约金
(1)绝大部分银行规定房贷还款满一年之后提前还款没有违约金,否则需要支付违约金。还有些银行会按照还款时的未结余额征收一定比例,或者是收取若干月份的利息。
(2)房贷提前还款还的是贷款本金,无论借款人选择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在进行提前还款的时候还的都会是贷款本金,而不是利息。
2、房贷如果是提前全额还款,那么以后的利息是不用还的,它只收取到借款人还清贷款的那一天。
需要注意的是,房贷提前全额还款虽然后面的利息不用还了,但是银行一般会收取1%到5%不等的违约金,有一些则会收取2到3个月的利息作为手续费,所以在申请提前还贷之前,最好咨询一下银行,然后根据信息再做出是否要提前还款的决定。
二、银行房贷提前还款的流程是什么
1、借款人查看贷款合同中的提前还款要求,注意相关事项。
2、电话联系客户经理,口头提出提前还款申请要求,并约好相关办理还贷的时间。
3、提前将还贷资金存入还款帐号里,并确认密码准确无误。
4、带上借款合同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在约定的时间内到银行办理提前还贷手续。
5、提前还贷,按照借款合同约定:银行可以处于一个月供金额的罚金,并且当月的月供已经缴纳。在约定的还款日前三天,不能做提前还款流程,之后可以。
6、贷款结清后,贷款行会出具一张贷款结清证明,和房屋抵押他项权证一并交还给,需要带着相关证件(房屋产权人的身份证)到房屋管理部门领取自己的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有的地方土地证在银行收押)。
三、提前还贷款要注意什么
提前还贷款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判刑银行是否有违约罚息规定、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等。
1、还款是处于初期还是后期
房贷分为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款方式。其中,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如果等额本息还款已经到中期,此时再来提前还贷更多偿还的是自己的本金,并不划算。而等额本金是将贷款额总额平分成本金,根据所剩本金计算还款利息。当等额本金当还款期超过1/3时,其实借款人已还了一半的利息,再选择提前还贷的话,偿还更多的还是本金,不能有效地节省利息支出。因此,想要提前还贷的购房者可以考虑自己所处的还款阶段,如果还款时间不长,选择提前还贷可有效节省利息支出。如果是在中后期,已经偿还了大部分利息,就不适合提前还贷。
2、银行是否有违约罚息规定
对于多数中小股份制银行而言,对想要提前还贷的购房者很少有额外罚息,要求支付违约金的。不过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却不同程度存在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况。部分银行会在贷款合同中列明,提前还款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有的银行则需要收实际还款额1个月至3个月的利息,甚至有的银行需要收取实际还款额3%的手续费。
3、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渠道
实际上,在银行贷款中,房贷算得上是利率相当低的一种贷款了。跟企业动辄上浮三四成的贷款利率相比,房贷的资金使用成本低出很多。而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居民投资理财渠道渐多,对于这部分家庭来说,选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可能大于通过提前还贷节约下的利息。因此有理财头脑的家庭,不妨有效利用好手中资金,以钱生钱。但需注意的是,投资总是有风险,且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对于那些理财能力弱、只追求稳定储蓄收益的家庭来说,提前还款以节省利息仍旧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哪些情况下购房合同无效
1、开发商无权处理该房产。主要有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房屋为共有财产而未经其他共有权人书面同意的,该房屋权属有争议,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权利等情形。
2、开发商存在欺诈情形。包括出卖后的期房又另行出卖的。隐瞒房屋被抵押的事实的。
1)套型误差导致退房。预售房屋,套型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时,或者相关尺寸超出约定的误差范围,合同中对此未约定处理方式的,购房人可以退房。
2)面积误差导致退房。即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达到一定比例。若合同中未约定具体的比例,按照有关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购房人有权退房。
3)变更规划、设计导致退房。已预售的商品房,开发商应在变更规划、设计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形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之日起一定时间内书面通知购房者,购房者在接到通知后可选择是否退房。若开发商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的,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
4)质量不合格导致退房。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房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购房者有权退房。
5)不能办理产权证导致退房。在法定的或者约定的期限届满1年后,仍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证的,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退房。
房贷提前还需要交违约金吗,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房屋贷款提前还按照要求,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应当根据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来确定。本文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提交咨询,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