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规定房子首付能退吗?
一、法律中规定房子首付能退吗?
可以退,但是一般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购房人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开发商的严重违约行为而要求解除买卖合同,如开发商没有按照规划建房或是逾期交房等,则购房人可以依据买卖合同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解除买卖合同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据此与开发商协商解除买卖合同。购房人并没有法定或约定的解约权,则购房人解除买卖合同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从法律的角度,购房者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处理:
1、研究买卖合同中是否有相关约定,即是否约定了购房人此时的解约权。
2、与开发商协商解除买卖合同。如果购房人在付款等方面确实存在困难,通过与开发商友好协商,并支付一定的补偿金(包括开发商已经支付的印花税等费用)或违约金,一般开发商是可能同意解除买卖合同的。
综上,能否退房取决于是否出现了法定或者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而不是有没有交付全部或部分房款。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因此一旦决定付首付,那么就应该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当然开发商也同时需要遵守,否则私自违约的话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就不是很划算,所以买房前一定要考虑好。
二、退房的规定是什么?
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己的原因,如购房者提供的资料不齐备,或者购房者缺乏还款能力,银行审查认为购房者不符合贷款条件,不予发放贷款,导致贷款合同不能能订立,如果购房者要求解除已订立的购房合同,则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如果产生这样的情况,购房者就应该与开发商重新协商交款事宜,或者直接向开发商交清房款。不能缴纳房款的,开发商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收取购房者的违约责任。
现代都市人都渴望有个自己的窝,商品房交易近年来几乎成为每个老百姓都会遇到的民事法律行为。而在商品房买卖中,大多数买方都会选择按揭贷款的形式以减轻经济压力,但如果办理贷款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商品房交易无法顺利进行,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法律纠纷。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如果要解除购房合同的话,必须是啊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是因为其中一方存在着严重的违约,导致购房合同不能够继续履行下去。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己的原因,就导致不能够签订购房合同,想要退回首付款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