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多吃鱼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 最好不要再吃的鱼类揭秘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6-28 阅读: 528次

说到有营养的肉类,很多人会想到鱼,鱼确实是不可缺少的美食。鱼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以及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它的肉质鲜美,不论是煮还是蒸,都非常美味。另外,鱼很适合小朋友和身体虚弱、免疫力差的人食用。虽然鱼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有几种鱼大家最好不要碰,白送也不要。和若悠网一起来看看吧。

1. 工业园区附近河中的鱼

大家都知道这种鱼受到比较大的污染,不宜被人所食用。也有很多的钓鱼爱好者,喜欢去这些地方钓鱼,钓到的鱼直接拿回家,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后接着食用。实际上这样的鱼肉不是很好吃,并且它们长期处于被污染的水源中,吸收这些污水后的鱼,所拥有的毒性丝毫不亚于污水。另外,这些鱼中或者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吃了对身体不利。

若食用一次后没有出现问题,也不要再食用。这样毒素会积少成多,最后出现慢性中毒。忍不住要吃之前千万要清洗干净,用热水过滤一遍再食用。

2.鱼胆被弄破的鱼

鱼胆与人的胆有着相似的功能,那就是给身体解毒。它会吸收身体中的毒素,并对其进行分解,因此鱼胆中通常含有较多的毒素。一般来说,在处理鱼肉的时候,会将其剔除出去,若将鱼胆与鱼一起煮,那么建议不要吃。

若不小心将鱼胆弄破,也要谨慎食之,若不小心食入非常容易出现中毒。另外,鱼胆的汁弄到鱼肉上后,很难清洗干净,大家杀鱼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鱼胆弄破。有人说:中医认为鱼胆可以止咳、明目、清热、解毒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大家不要再信之,任之。

3.不要吃生鱼片

很多人都有吃生鱼片的习惯,甚至有人认为生鱼片才是最有营养,进行烹煮会将其中的营养去除。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烹饪过的鱼更加鲜美,烹饪时不是将鱼中的营养物质去除,而是将鱼中的寄生虫以及细菌消灭掉,这就是高温的效果。生鱼片中会有非常多的寄生虫,有一些寄生虫可以被人体看见,有一些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喜欢吃生鱼片的人,肠胃以及肝脏都是比较不健康的,他们经常会感觉到腹痛,这就是典型的寄生虫入侵身体。

营养价值

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腹水患者用鲜鲫鱼、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和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能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鲤鱼和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

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助于抗癌。

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能。黑鱼、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黑鱼和红糖炖服可治肾炎。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草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作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鳗鱼: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黄鳝,入肝脾肾三经,有补虚损、祛风湿、强筋骨等功能,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气血两虚者可用黄鳝肉丝、黄芪(纱布包)加水煮熟调味服食。小儿疳积、形瘦食少者可用黄鳝一条,切段加鸡内金少许煮熟食用。内痔出血、子宫脱垂可将黄鳝煮食,久服有效。

泥鳅,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渴醒酒、祛毒除痔、消肿护肝之功能。泥鳅与大蒜猛火煮熟可治营养不良之水肿。泥鳅用油煎至焦黄加水煮汤可治小儿盗汗。泥鳅炖豆腐可治湿热黄疸。泥鳅与虾黄同煮服,可治阳痿不举。

不吃鱼人

1.服用某些药物者:服用止咳药者不要吃鱼,尤其是深海鱼更不要食用,以免引起组胺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头晕、心跳加快、荨麻疹等不适症状。不少深海鱼都含有组胺物质,一旦人体内的组胺量超标,该物质就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导致组胺过敏反应。平时吃深海鱼之所以没有上述不适症状,是因为人体肠胃和肝脏中有一种抑制组胺活性的物质--单胺氧化酶,它可使组胺无法进入血液中。但是有些止咳药却存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会抑制人体肠胃和肝脏分泌出单胺氧化酶,此时再食用深海鱼非常容易造成组胺物质快速在体内积蓄。

除了止咳药,还有其他药物也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抗菌药,如呋喃唑酮(如痢特灵等)、酮康唑、灰黄霉素;降压药如优降宁;治疗帕金森的司来吉兰;抗抑郁药如吗氯贝胺;抗肿瘤药物甲基苄肼等。中药里也有能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的药物,如鹿茸、山楂、何首乌等。

2.痛风患者: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3.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出血性疾病的病人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4.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轻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5.结核患者: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

6.孕妇:孕妇不宜经常食用海鱼,常食海产品,会过多摄入甲基汞,胎儿在宫内接触的汞量越高,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等其他机能发育轻微迟延的危险越大。科学家还提醒,即使母体摄入的汞不多,其胎儿的脑发育还可能发生迟延。为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可选择食用不受汞污染的池塘养殖的鱼类。

食用禁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鱼肉如带鱼、鲢鱼、鳝鱼等都属于温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导致内火蓄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生火"。因此,内热偏盛及阴虚火旺体质者要少吃温性的鱼类。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鱼属于高蛋白质的食物,如果吃得过多,又缺乏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会使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出现问题,造成牙龈、黏膜出血等上火症状。但是这仅针对温性或热性的鱼类来说,诸如乌鱼、甲鱼、鳗鱼、鲤鱼等少部分平性或凉性的鱼类则不会引发上火 。

鸭子生于水中,性寒。那同样,鱼也生于水中的,但大部分鱼类多食会导致上火,对此中医则认为:鱼在水中至阴则寒极生热;鸭在水面,即表虚而生寒。换言之,鱼虽然是冷血动物,但为了能在水中生存,身体需要有一套对付低温的机制,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鱼类的肉属于温热性的原因。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多吃鱼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 最好不要再吃的鱼类揭秘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yinshi/yingyang/564683.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