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长高的3个关键期
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儿童、青春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两岁以前,尤其是1岁时,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着;两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时生长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因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缘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
1.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6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
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
1.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
2.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
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
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
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
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孩子长个有规律
人体的高矮是由骨骼的生长发育决定的。在长骨的两端,有一种专管骨骼生长的骺软骨。未成年时骺软骨不断增生,骨骼就不断增长;成年后增生停止,个子也就不再长了。
◆ 骨龄
骨龄是发育的指标,它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如果年龄大于骨龄,提示孩子生长迟缓;如果年龄小于骨龄,提示孩子性早熟。所以想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应该到正规医院拍摄骨龄片。医生会根据骨龄片上显示出的骨骺闭合情况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
◆ 身高增长规律
【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约增长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约增长8-10厘米,至1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 季节变化
儿童的生长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长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达7.3毫米,十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长高的最佳时间。
对于家长来说,掌握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以便早些采取相应治疗或干预措施。
9种情况需关注孩子的身高
做了20年儿科医生,每每拿着孩子已经闭合或即将闭合的骨龄照片,总不忍心说:“孩子,你的个子不会再长了。”但又不得不说。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6.肥胖儿。
7.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补肾益气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
掌握孩子生长情况
首先是观察。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周围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长得慢、个头矮,就应尽早找医生咨询,通过孩子的生长量表,了解孩子是平均身高还是偏矮身高。
其次是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
如果孩子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每年生长的高度不到5厘米,应该就医咨询。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家长应该记录孩子每年长多少。如果没有测量,孩子的裤子几年都穿不短,肯定也有问题。
第三是注意孩子的性发育。
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会伴有骨龄提前,可能导致“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现实中不少孩子在小学时身高比同龄孩子高,身材也壮,家长从没想过孩子会有身高问题。但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生长速率逐渐下降,在班里排队越来越靠前,如果那时再来就医,孩子的骨骺可能就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了。
也就是说,孩子就医时不理想的身高,可能就是他的终身高度了。
长高两大法宝:营养和睡眠
第一法宝:注意孩子的营养。
想让孩子长高,应保证孩子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来源。
首先,蛋白质是长高和生长的主要原料,每天应保证一定量的供给,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如瘦肉、鱼、虾等海产品,动物内脏、鸡蛋、牛奶中,豆制品也是较理想的优质蛋白来源。
其次,家长应提供孩子足够的钙质,以帮助孩子骨骼的生长。牛奶是最理想的钙质来源,每天最好保证500ml左右;豆汁、虾皮及各种蔬菜中也含较多的钙。
第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促进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锌元素,故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适当吃一些坚果类食物,以提供充分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四,米面类主食是机体的能量来源,每天应保证有基本摄入量。当然,脂肪类食物也是构成机体的原料,也应有一定量的摄入,但应避免油脂过多的食物。总之,饮食上应注意荤素搭配、有粗有细、食物品种尽量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尤其要注意少吃甜食,因为甜食会影响孩子长高。
第二法宝: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点~凌晨2点之间,入睡后35~45分钟开始分泌量增加,所以最好在9~10点之前上床睡觉,每晚保证孩子有9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时间,高质量是指孩子的睡眠质量要好,深睡眠时间要足够长,而且,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