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乐于助人是多管闲事吗?
昨天兜兜在学校遇到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闷闷不乐的回家问妈妈:“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大家都坐好,可是我同桌还在回头说话,我怕他表现不好会影响全组的成绩,给我们小组扣分,就伸手拍他,可是老师不但没有说他,反而把我痛骂一顿。妈妈,我是想帮助别人的,为什么大家都说我是多管闲事?”
1、乐于助人与多管闲事是“度”的问题
个人认为,这两者并没有冲突。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是美德,就没有可怀疑的地方,就应该被我们传承和发扬。毕竟,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也有义务去助人,但是乐于助人是当他人有需要时,你给予了帮助;多管闲事是人家不需要你帮助,你也去瞎帮、甚至是帮倒忙。
该不该帮?该怎么去帮?因为孩子能力有限,很难自己界定清楚,所以成年人干脆规定孩子“管好你自己再说!别管别人!”不许助人,是一个对规避风险很省心的办法,但却扼杀了孩子单纯善良的心境,让孩子过早接受“扶不扶”这个冷漠的社会现状。
因此,孩子该怎么做,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的引导,教会孩子对助人为乐与多管闲事“度”的把握,而不是一刀切、一言堂的全盘否定。教书育人怎能嫌麻烦?怎能只教书而不育人?
2、有余力的时候去帮助他人,助人不意味着要不顾一切的牺牲自己,应该是帮助他人带来双方的愉悦与自身价值体现的享受。
虽然老师做法欠妥,但是我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老师半句不是,所以,我给兜兜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你和同学,就像家里的茶壶和茶杯,你必须自己腹中有水,才能去灌溉别人,如果你自己都是空空如也,你能给予别人什么帮助?别人对你也是一样,一个没有余力、自身难保的人,难以去助人。所以现阶段你应该先充盈自己的能力,你强大了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别人。”
3、人是有社会性的,因而互助是群体生存的一种必然选择。所以,鼓励孩子乐于助人是必修课,并且,这门社会学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要让孩子们有机会去实践。
成年人应当给孩子创造环境,让孩子享受助人的快乐,并且给予正向积极的反馈,。也许一开始孩子不得要领,会出现多管闲事的不如意,但是通过自身逐步的摸索与成人适当的引导,相信他们会迅速成长。不要一开始就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只感受到助人的风险,成人的冷言冷语会浇灭孩子一腔热忱,做事谨慎可以,但是冷漠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