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兰经》 宁夏博物馆的《古兰经》长19.6毫米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11-27 阅读: 1089次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相信《古兰经》的原文在世界未创造之先早已存在天国,后由天使加百列(Gabriel)启示穆罕默德才传至世间。穆罕默德从第一次得到启示(穆罕默德被安拉委为先知)到逝世的二十二年两个月又二十二天中,神的“教诲”逐节逐章不断地赐下来,由他口传给门徒。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兰经》等相关内容。

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兰经》

2002年6月10日,宁夏发现世界上现存最小的《古兰经》。宁夏博物馆考古专家经过考证发现,收藏于宁夏博物馆的一本《古兰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小的《古兰经》。

这本《古兰经》长19.6毫米,宽13.2毫米,厚6.1毫米,重1.1克。据宁夏博物馆副研究员何新宇介绍,在河南郑州发现的、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最小的书《古兰经》,长25.708毫米,宽19.517毫米,厚9.62毫米,重4.318克。而宁夏博物馆现存的这本《古兰经》无论从尺寸还是重量方面,都比那一本小得多、轻得多。这本《古兰经》虽然体形很小,但装帧精致,书中阿拉伯文印刷得非常清晰,字迹没有任何涂抹痕迹,不用放大镜也能看清内容。

创作背景

人文背景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经济正处在原始社会制的迅速解体和奴隶制社会逐步形成的大变革的时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生产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频繁的贸易交往中,出现了如麦加、叶斯里卜等商业城市。但居民的大部分是按血缘关系结为各部落的贝都英人,由于地理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贫困,各部落经常发生为争夺牲畜、牧场、水源、土地的连绵不断的战争,加剧了阶级的分化,产生了一大批拥有奴隶、牧场的氏族贵族和商业贵族。城乡贵族的相互勾结,加重对广大农牧民和小手工业的经济剥削。也就在这一时期,拜占廷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也门到叙利亚商道所进行的长期侵略战争,使半岛初步繁荣的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田园荒芜,城市变成瓦砾堆,许多人背井离乡。

公元572—628年,波斯对也门的统治时期,由于商道的改变,曾是阿拉伯半岛经济命脉的麦加等地的过境贸易迅速衰落,社会矛盾加剧,广大农牧民纷纷破产,沦为奴隶,造成了阿拉伯半岛的贫困局面,出现了买卖奴隶和妇女等罪恶现象。

穆罕默德及追随者,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创立了伊斯兰教。也由于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依靠群众的生活和心里状态,伊斯兰教的出现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合于东方人的,特别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于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英游牧民族。”产生伊斯兰教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就是《古兰经》及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古兰经》及早期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改革,完成国家统一,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品背景

《古兰经》是在公元610—632年的时间内,由安拉陆陆续续地、零星地下降给穆罕默德的启示。文献记载,公元610年伊斯兰历9月(斋月),安拉在“盖德尔”的吉祥夜晚,命天使斋拜莱伊理(或译加百列)向穆罕默德开始陆续传达启示;直至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为止。

《古兰经》不是穆罕默德在世时完成的,当时虽有一些记录,但比较分散,经文片断主要记录在骨片、石头、树叶上,后来有几个能背诵穆罕默德启示的忠实信徒在反对冒牌先知穆赛里玛的战斗中牺牲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担心穆罕默德学说今后会中断,不能长久地传下去,便由欧默尔于633年前后向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建议整理《古兰经》,由宰德最终完成这一工作,并交由艾卜·伯克尔保管,伯克尔死后由欧默尔保管,欧默尔死后由他的女儿、穆罕默德之妻哈福赛保管,后来,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穆斯林为《古兰经》的读法而发生争执,哈里发欧斯曼便又指定宰德等人于公元653年重新修订,制定由官方公布的定本,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文本。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兰经》 宁夏博物馆的《古兰经》长19.6毫米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minsu/shijiezhizui/579538.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