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元芳体走红,“元芳你怎么看”登上人民日报的意义
“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
十年来,随着公众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对各级管理部门来说,类似的提问并不陌生。无论分配制度改革,还是柴米油盐价格;无论房屋拆迁政策,还是化工厂选址方案……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仅想了解党政部门“怎么看”,更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从这个角度,人们感受到党心与民意相互激荡的力量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众多地方和部门开设政务微博;从物权法、精神卫生法征求社会意见,到开通全国反腐举报网站;从建立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到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近十年来,“公开”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回应”正由选答题变为必答题,“互动”也成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
不同于以往,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今天的回应面临着信息爆炸的挑战。当“我说你听”变成“双向互动”,“一个声音喊到底”已经不再可能;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吞吞吐吐的“挤牙膏”回应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正因如此,从非典疫情到汶川地震,“及时公开透明”成为最优选项,“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成为发布原则,在社会关注的聚光灯和放大镜下,网络时代的回应方式不断进步革新。
不同于以往,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社会,今天的回应肩负着增强信任的重任。当质询被看作是一项基本权利,“无可奉告”势必招来更多追问;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成为社会心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已经很难服众。这些年我们发现,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中,那种公式化、万能式的回应少了,回应中的空话、套话、废话少了,类似“不明真相”、“别有用心”等词汇也基本不见了。勇于面对质疑,善于触碰热点,真诚给予回应,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回应不回击,对话不对立,凡事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事不先入为主推卸责任,凡事多从干部身上找原因,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共识,折射出越来越强大的执政自信。
回应才有互动,互动才有互信。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认识到,群众诉求就是执政力量,舆论质疑也是宝贵资源。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善于对社会的关切负责,以公开透明化解疑虑,以闻过则喜树立公信,以维护群众利益赢得民心,这既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展现。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身处新时代,面对新挑战,不断光大我们党善于与群众对话的传统优势,从倾听民众诉求中改善治理,在及时回应中引导公众参与,在良性互动中促成社会共识,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公信力的保值增值,筑牢长治久安的执政根基。
网友热议“元芳,你怎么看?”登上人民日报
杀出个黎明R2:【网络经典句式“元芳,你怎么看?”登上人民日报】不同于以往,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社会,今天的回应肩负着增强信任的重任。当质询被看作是一项基本权利,“无可奉告”势必招来更多追问;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成。
光合岛:#“元芳”与“屌丝”登上人民日报# 近日,“元芳,你怎么看”、“屌丝”等网络词登上了《人民日报》,一时还真让人不习惯。但是,不管你感觉怎么样,我反正感觉挺好。
佛---龛:网络经典句式“元芳,你怎么看?”登上人民日报。怎么看变成了急迫知道的接下来怎么办?对于政府来说由选答题变成了必答题!
廉政瞭望微博:《人民日报》再显亲民作风,近两天连续刊登“屌丝”“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语言,加之近年来对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不回避,切中要害又不失理性权威的评论分析,使它真正能够重新站稳舆论主阵地。
百变米奇:#BB.MIQI童鞋 早间一刻#网络经典句式“元芳,你怎么看”登上人民日报。无论分配制度改革,还是柴米油盐价格;无论房屋拆迁政策,还是化工厂选址方案……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仅想了解党政部门“怎么看”,更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王长善:瞎激动啥?屌丝元芳上人民日报能说明什么呢?不痛不痒的小小文字游戏而已,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