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远离家居“铅中毒”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7-09 阅读: 308次

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大城市的儿童铅中毒流行率都在60%以上,部分工业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超标达100%;与此同时,成人、妇女铅中毒的案例比比皆是。铅就像魔鬼一样危害着人类,人们有必要关注铅中毒。

他们为何频频“铅中毒”?

案例1:

捡废品的王老太每天都能捡到一些漂亮好玩的儿童玩具,有五颜六色的积木、眼睛会动的毛茸茸的洋娃娃,还有机器人小汽车,她把这些玩具带回家给两岁的孙子玩。小孙子可高兴了,天天抱着玩具不放,连睡觉也搂着。几个月过去后,孙子出现了腹痛、头疼、手脚痉挛的症状。在医院小儿科做了全面检查,最后查出是铅中毒。

专家提示 现在市场上的玩具含铅的很多,原因是彩色颜料、油漆、彩色印刷中有铅。给儿童玩玩具时,一定要选择安全检测合格的,使用无毒漆或油漆中铅含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并注意弄清玩具上标明的适宜年龄。一旦出现铅中毒症状,立即到医院做检测、诊断,千万不要乱吃药。

案例2:

在交警队上班的刘女士怀孕后,发生了早产,孩子,出生时才2千克重,头围略小。医生认为这是刘女士多年积存在体内的铅通过胎盘传输给了胎儿,导致胎儿先天性铅中毒。

专家提示 交警、司机以及工作在铅冶炼、蓄电池、油漆、颜料、塑料、印刷、石油、化工、电子等行业的工作人员是易受铅污染危害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铅中毒的体检,定期进行排铅治疗。在这类岗位上工作的女士,准备怀孕前3个月,一定要做排铅治疗,以保证胎儿健康,优生子女。怀孕期间,发现铅中毒现象,一定要到医院诊治,及时排除铅中毒的危害。

案例3:

一向爱美的吴女士染发已经20多年了,不久前,她觉得头痛、头晕,经常出现乏力、失眠的症状。上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更年期综合征。她吃药治疗未见好转,以为需要长时间调理,也就不太在意。后来,吴女士又出现肚子疼、腹泻、食欲不振的症状,再次上医院诊断,医生开了一些保济丸之类的药。吃后症状减弱,不久又发作。家人陪她到某医科大附属医院去检查,发现她的血铅浓度很高,才知道罪魁祸首是铅。

专家提示 许多染发剂、化妆品中含有铅成分,特别是一些增白化妆品、增白洗涤剂和染发、油膏之类的产品,长期、频繁使用会造成人体慢性铅中毒,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毒性脑病、贫血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爱美首先爱惜生命,爱惜生命就要选择无铅、无污染的化妆品和生活用品。

铅进入人体的途径

铅进入人体主要有3个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机会是成人的三十多倍,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血脑屏障等防铅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排铅能力有限,成人可以通过吐痰的形式将依附在呼吸道黏膜上的铅尘排出,而儿童未形成这种反应,只能全都吸入体内;而且,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有较多的手口动作,如喜欢用嘴咬东西,因而,铅的摄入量就比成人要大。此外,80%的铅是在离地面1米高以下的气层内流动,而这正是儿童活动的范围,因而儿童受到的污染就比成人多。

进入体内的铅约有一半在半衰期内排出体外,另外的25%在以后排出,余下的25%存留在体内。排铅途径是:经肾脏随小便排出;通过胆汁分泌排入肠腔,然后随大便排出;通过头发、指甲及牙齿脱落而排出体外。女性的月经可排出少量的铅。

妇女铅中毒,会殃及两代人。女人使用的化妆品、染发剂中,有些是含铅的。孕妇在孕前、孕中因使用含铅口红、染发剂或其他途径造成的铅中毒,会使胎儿先天性铅中毒,甚至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先天畸形、死胎,出生后智力低下。母亲的铅污染,会因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如亲吻互摸头发等行为而污染孩子。

家庭防铅措施

应树立防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衣物。培养儿童不咬异物不吸手指的好习惯。

少与铅环境接触,减少铅污染的伤害。6岁以下儿童尽量少在废气含量高的地方逗留;室内取暖及时排烟;成人尽量使用无铅化妆品、染发剂,如使用有铅化妆品,须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选择防铅生活用具和环境。不使用含铅食具(如彩色的、饰有花纹的碗、碟、杯),不在新装修的房子内久留,不让孩子玩含铅的玩具和使用含铅学习用具。

注意卫生饮食,不吃含铅食品,如易拉罐饮料、松花蛋、爆米花等。预防含铅农药对水果的污染,吃水果建议削皮。

专家主张饮食排铅,因为膳食中的蛋白质、维生素C、酸类食品,有的可以促进排铅,有的可以降低铅的毒性、变有毒为无毒,有的可以分解、化合铅毒。这些食品是:牛奶、酸奶、奶茶、茶叶、大蒜、胡萝卜、生菜、菠菜、卷心菜、绿豆、豆制品、乌梅、柠檬、柿子、葡萄、香蕉、苹果、土茯苓等。

铅中毒急救法

1.口服中毒者,立即饮大量浓茶或温水,刺激咽部诱导呕吐,然后进食牛奶、蛋清、豆浆以保护胃黏膜。

2.对症急救。腹痛者用热敷或口服阿托品0.5~1.0毫克;及时清除昏迷者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误入气管使病人窒息。

3.立即送医院抢救。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远离家居“铅中毒”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jiankang/yswuqu/68761.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