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以形补形不完全正确
“吃什么补什么”是民间流传下来的饮食“格言”。吃什么”真能“补什么”?专家认为这样的说法有的是符合营养学规律的,而有的则是不科学的。
随意套用“以形补形”可能影响健康
专家表示,“以形补形”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动物的五脏六腑来治疗人体相应器官的疾病。这种以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的方法,来源于中医治疗学中的食疗法。
食疗法在商朝的《汤神论》中已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更是对其功效及应用进行了详述。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发现动物内脏和人类内脏无论在组织、形态还是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以脏治脏”和“以脏补脏”,这就是中医食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则“以形补形”,俗称“吃啥补啥”。从临床上看,“以形补形”在一些病症的治疗上是可以得到较好效果的。比如中医主张肝开窍与目,因此,吃肝脏能明目。
但是专家也指出,中医讲究的是“气”,注重的是身体功能性的东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医治某一受体,同时,中医注重证辨虚实,虚证要补,实证则不能补,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以形补形”作为治疗的手段。此外,中医所说的脏器跟解剖学意义上的脏器也有一定的差别,比如都说心病,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与神经系统、思维有关;心主血脉,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循环系统有关。中医所说的脏器与现在我们所认识到的脏器存在着概念的不同。因此,“以形补形”也要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症状来判断是否适合这一食疗方法。如果不顾症状的不同而一律“以形补形”,不仅得不到“补”的效果,还会加重病症,影响健康。
“吃啥补啥”有对有错
专家认为,对“吃啥补啥”的说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有的是符合营养学规律的,而有的则是不科学的。
以血补血:科学可取
一些人认为猪血等动物血液能补血,符合“以血补血”的原则。专家表示,这一食补原则是正确的。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而且是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被食物中的草酸等物质干扰。黑木耳、海带、芝麻等含铁也较高,但这些食物中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比较低,因此,吃动物的血液来补血,作为缺铁性贫血的食疗方式,是非常可取的。
以脑补脑:不全对
专家指出,以脑补脑这一说法不完全对。猪脑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对脑部发育有一定帮助,但对有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而言,过多食用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认为,吃鱼头鱼肉更适合于补脑,因为鱼头和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微量元素以及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均为人脑营养所必需。而鱼脑优于羊脑、牛脑、猪脑之处,还在于鱼脑中富含DHA和EpA。
日常食物中,核桃、黑芝麻等也有利于“补脑”,可适当多吃。
以肝补肝:不对
很多人认为动物肝脏有补肝的作用,专家对此观点不能片面认同。
专家指出,进食动物肝脏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肝脏。尤其是肝病患者,如果寄希望于吃动物肝脏来治病,不仅不能收效,甚至会引起反作用。如脂肪肝,是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肝病,病毒性肝炎是病毒引起的脏器性损伤,这些疾病吃动物肝脏是无法治好的。
但专家也指出,从中医理论而言,肝能明目。那是因为猪肝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A有助于改善视力。适量进食动物肝脏,对于改善视力,是有一定帮助的。
以肾补肾:不对
对于“以肾补肾”,专家表示,很多人有着一定的误解。对于人体而言,动物肾脏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有营养的食物,因其肾小球细胞也是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较高,适量进食对营养摄取有一定好处。
但是进食动物肾脏与进食动物肝脏一样,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肾脏。相反的,肾功能不全,如尿毒症患者,是限制营养摄取的。动物肾脏胆固醇含量高,过量进食,将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专家认为,肾病患者应注意不能多吃动物肾脏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吃“鞭”增强性功能:心理作用
吃动物的“鞭”有利于性功能的增强。专家指出,这也是一种误解。性功能与性激素有较大的关系,而性激素的产生以胆固醇作为前提物质,多进食胆固醇有利于促进性激素的合成。而动物的睾丸、“鞭”是动物性激素产生的器官和扩充血管丰富的海绵体,认为吃了能增强性功能,那是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