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无处不在 这些用品最易藏细菌
目录:
第一章:细菌无处不在 这些用品最易藏细菌
第二章:女性日常最易忽视7大细菌温床
第三章:日常消毒杀菌 要把握“度”
细菌无处不在,日常生活,如果不做好消毒杀菌措施,那么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那么细菌最易藏哪呢?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些最藏细菌的生活用品,快去看看了解下吧。
细菌无处不在 这些用品最易藏细菌
生活中,细菌不仅无处不在,它们出没的地方有时也会出人意料。近日,检验科专家分别对10个家庭的5种家庭用品进行了细菌数量检测,包括棉被、手机、电脑键盘、电视遥控器和拖鞋。结果显示,拖鞋最能藏菌,有4个家庭拖鞋上的细菌菌落数超过200个;遥控器排名第二;手机和电脑键盘细菌数紧随其后;棉被细菌最少。
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拖鞋反正是在家里穿,脏不到哪儿去,这是绝对错误的。脚与鞋子接触时间长了,容易出汗,如果不常清洗,温暖、黑暗、潮湿的鞋内就成了细菌滋生、繁殖的“根据地”,可能导致脚臭、脚气等。因此,拖鞋应该和外穿的鞋分开存放,并多晒晒太阳,塑料拖鞋要两三天清洗一次,棉、毛拖鞋要清洗后再收藏。
若吃东西时触摸了遥控器,等于饭前白洗手了。因此,要改掉吃饭时看电视的坏习惯,以防细菌“搭顺风车”,一起进了肚子。专家指出,最好每星期用酒精给手机、键盘和电视遥控器消毒;多用耳机打电话,听筒、话筒要尽量远离嘴巴;打完手机,要先洗手再吃东西。
人体排出的汗液、油脂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所以,被褥要勤洗勤换,多在太阳下晾晒,睡觉前要洗脸、洗脚,还要经常洗澡。
女性日常最易忽视7大细菌温床
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卫生巾、护垫、粉扑、化妆刷、包包、手机……这些都是女性常常接触的物件,或许你认为它很干净,殊不知,这些无一不是细菌温床。请你一定记住,关注并清理好这些藏污纳垢的细小地方,绝不是所谓的“洁癖”,而是真正在关注自己的健康。
1、卫生巾和护垫
卫生巾和护垫可谓是与女性最亲密的用品了,但这些直接接触我们私密部位的东西,如果使用不当,会变成可怕的“细菌炸弹”,而且能直接命中“靶心”,让我们生病。
解决方法:经常更换。卫生巾和护垫最好都是每2-4小时更换一次,而且每次更换前一定要先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接触卫生巾和内裤。保存在干燥的地方。很多女性喜欢把这些卫生用品保存在浴室里,但浴室通常不通风且潮湿,很容易滋生霉菌,外包装被拆开后的卫生巾并不密封,就这样被污染了。而且保存太久的卫生巾会失去无菌状态,所以最好每月购买,切忌一次囤很多。
2、粉扑、化妆刷
随身携带的粉扑和化妆刷是细菌丛生之处,因为在外面补妆的时候,往往是处于手也不干净、脸也不干净的状态,粉扑很容易就变得黄黄黑黑的。
解决方法:定期整理化妆包。每星期清洁和整理一次化妆包的必要性应该不用赘述了。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还要清出那些已过期和已用完的化妆品。粉扑和化妆刷都可以用中性洗涤剂来清洗,洗干净以后放到通风处阴干就可以了。
3、鞋子
人们通常不会在意自家拖鞋的清洁,殊不知,你的脚和袜子还带着皮鞋和跑鞋里的污垢细菌,洗完澡后再穿上同一双拖鞋,然后被拖鞋“污染”过的脚再伸进温暖的被子。
解决方法:常常清洁鞋子。家中每人准备两双拖鞋。这是最彻底的清洁方法,一双是从外面回家以后穿的,另一双则是洗完澡之后穿的,彻底“内外分开”,再也不怕鞋子里的细菌传到床上了。另外要提醒的是,袜子一定要和内衣裤分开清洗。
4、包包
我们整天带在身边的心爱包包,其实正是最大的细菌源之一。首先,包包被放置在各种场合的沙发、椅子、桌子上,它的外部表面最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污垢和细菌“盯上”。
而包包的内部也无法幸免,常会被我们随手扔进包里的物品污染,钥匙、手机、钱包、纸巾这些经常拿进拿出的东西本身就带有不少细菌和污垢;刚买的食物、书报等东西,也有可能把外界的脏物带进包里。时间一久,包包就成为了可怕的藏污纳垢之王,急需清理。
解决方法:每月清洁常用的包。如果是昂贵的真皮包,千万不能胡乱清洁,因为一般的有机溶剂可能会破坏它的光泽和柔软度,最好用专门的皮革清洁剂。至于包包的内部布面,可以把里料整个翻折出来,用旧牙刷等小刷子把里料的表面和边缝都刷干净,再用棉布蘸取清洁剂擦拭一遍,随后阴干即可。
如果是环保的棉布包,就可以把包包的内侧翻到外面,然后直接扔到洗衣机里洗,或者用洗衣粉和肥皂刷洗也可以。可以用“包中包”来帮助包包清洁,比如化妆品、数码产品、书籍等各自归入一个小包,这样不仅方便寻找和取用,还能让包包干净整齐,再也不要把所有东西都乱扔进包了。
5、手机
手机可以说是和我们最亲密的数码产品了,不管是坐车、上班、吃饭、逛街,我们总是把手机拿在手里不放,因此,手机上的细菌数量非常惊人,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一定不能“无视”它,因为它实在离我们太近了。
解决方法:每周清水擦拭。关于手机的清洁,最推荐的还是纸巾、棉布或眼镜布蘸少量水擦拭。最多用不超过75%的酒精擦,而手机屏幕绝对不可以用酒精。另外,绝对不要把手机带上床,不仅会对大脑产生辐射,更会把细菌传上床。而如果你的他上床前摸过手机,一定要请他洗过手才能碰你。另外,一定要用手机袋。
6、键盘鼠标
我们的手每天都在超级频繁地触摸键盘和鼠标,上面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手再到处乱摸的话,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皮肤病以及眼病等。曾有一项调查发现,办公室电脑键盘里的垃圾正以平均每月2克的速度增加。
解决方法:隔天清理。先把键盘整个倒过来拍打摇晃一下,倒出里面的“陈年存货”,灰尘、食物碎屑、头发、皮屑等都是键盘里的“常客”,你也可以拿电吹风对着键盘的缝隙吹一通,加强清洁。然后用棉布蘸上酒精或清水擦拭键盘和鼠标,再把表面残余的水渍擦干。另外,如果洗完澡后还使用了键盘、鼠标之类的用品,那么在睡觉前一定要洗手。
7、瑜伽垫
现在很多女性都有去瑜伽馆运动的好习惯,瑜伽运动有很多需要用身体紧贴垫子的体式,甚至还有头脸部直接碰触垫子的体式,但公共场合总是很难保证卫生,千人踩过万人踏过的瑜伽垫更是各种细菌云集的地方。
解决方法:自带铺巾最干净。自带瑜伽垫的话太大太重了,不太方便,而且瑜伽垫本身也不容易清洁,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自带一条瑜伽铺巾,铺巾的正面是平整的布面,而背面则是防滑的塑胶颗粒,铺在瑜伽馆的垫子上,既能保证如自家般干净,又能防滑,也不会太重,回家后直接清洗就可以了。
日常消毒杀菌 要把握“度”
在超市里逛一圈,总会发现卖消毒洗涤用品的区域很受主妇青睐。有位朋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从超市里买回一大瓶名牌消毒液,说是要和洗衣粉一起用,只为丈夫经常出入工厂,衣服太脏,细菌太多。至于她自己,也是杀菌洗液的忠实拥趸,每天洗澡一定得用妇炎洁才觉得干净。再看看身边白领家庭里,用消毒液洗手自不用说,有的还用它洗餐具、切肉的砧板甚至水果等。
难道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身体真的充满了毒素和细菌,以至于简单的洗涤已不能满足需要吗?专家的答案恰恰相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林立丰说,如果家里没有病人,以预防疾病为目的的消毒杀菌应有一个限度,换言之,消毒杀菌液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清水冲洗就可有效除菌
老百姓觉得消毒就是消灭细菌,实际上,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使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达到无害化,细菌不会被完全除去,但传播疾病几率已降到极低,而灭菌则是把媒介(即物品)上的细菌全部杀灭,达到100%无菌
“日常生活不需要达到无菌的程度,有效消毒、杀菌即可预防疾病。”林立丰说,用清水冲洗就可除去大部分病菌,而用洗衣粉、洗洁精清洗一般可去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细菌,更不用说洗衣后通常还要拿到太阳下晾晒一段时间,一般有害病菌与病毒根本不能存活。就算是不用水和洗涤用品,仅仅通风也是减少家居、物品的细菌与病毒的污染的过程。另外许多物理方法也同样能达到消毒目的。譬如用开水煮餐具5至10分钟,或把清洗后潮湿的洗碗布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都可有效消毒、杀菌。
滥用消毒剂恐有副作用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消毒剂也一样。用得适当能消毒杀菌,用得过多或没有清洗干净,反倒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影响。比如一般消毒剂是强氧化剂,有强的腐蚀性,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可能造成灼伤、肿痛;长期滥用消毒剂,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抗药性;如果消毒剂使用不当,可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反倒易导致病菌生长繁殖,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林立丰的建议是:当家里没有病人或无人患皮肤病时,通常不用额外加消毒剂洗涤衣物。如果把吊白粉(漂白粉)和洗衣粉放在一起,会让衣服褪色或造成破坏。而且洗衣粉是碱性,消毒液是酸性,放在一起可能会生成中和性反应,减弱其消毒杀菌的功效。
如果是洗砧板和水果,更不用劳烦消毒液的“大驾”,用清水清洗与浸泡或用洗洁精清洗就可清除大部分细菌、农药、残留保鲜剂、重金属等,但记得用洗洁精之后彻底用清水清洗,或者用开水烫一烫。“否则消毒液留在砧板上,可以造成二次污染。”
严格按说明使用消毒液
如果一定要使用消毒液,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很多人容易忽视这一点,总是和放洗衣粉一样,随便往洗衣机里搁一两勺。这样做的结果,要么会如上所说产生中和反应,减弱杀菌功效,要么就会因为不断地进行小剂量的刺激,导致细菌的抵抗力越来越强。所以,消毒液要么不用,要用就要保证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的适当,并且彻底清洗干净。
“如果患有香港脚、灰指甲、足癣这些皮肤病,就应该把袜子用消毒液单独浸泡后再清洗。如果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感染类疾病,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毒、杀菌用品。在用消毒剂清洗衣物之前,一定要清除掉血迹、油脂、蛋清、粪便等污物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不少人以为价格越贵的消毒剂杀菌功效越强,但林立丰表示,消毒剂效果与价钱高低无关。吊白粉很便宜,但消毒效果很好,就是刺激性强。一般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适合自己的消毒剂,注意选用有消毒卫生许可证或有卫生部批文的产品。
总结:综上所述,我想大家都能知道了,要想避免感染细菌,那么一些生活用品要及时的杀菌消毒,这样才能减少危害哦。(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号:2012.03,作者:李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