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健康 尿液是这颜色可能是癌前征兆
我们的尿液是暗示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如果尿液的颜色出现异常的话可能暗示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那么尿液健康是怎么区分的呢?正常的尿液颜色是怎么样的呢?排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一起来看看吧!
老张前一段上厕所时看到尿发红,像是洗肉水一样,却不疼,没什么感觉;过两天又好了,也就没放在心上;只是最近看到尿又变红了,老张就紧张起来,这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会是癌吗?
其实,造成尿液发红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食品(比如紫菜)、药品(利福平,一种抗结核药)可能使尿液发红,剧烈运动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但如果排除了这些原因,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血尿——泌尿系统受损的警报。
如果排尿时尿路发热刺痛,可能是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在生活中感到明显的疼痛,也可能是泌尿结石造成的;若小腿、脚腕有些水肿,也可能是肾炎;但如果排尿不疼不痒,尿液发红的现象一段时间偶尔出现几次,那就要警惕是不是肿瘤了,膀胱癌、中晚期肾盂癌的典型表现都是这种“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因此,发现血尿,患者应尽快就诊,不要耽搁。
就诊患者最开始的检查是尿常规,确认是不是血尿,也可以明确是不是肾炎;接下来是做B超,可以观察膀胱中是否有肿瘤,评估是否要做膀胱镜,取组织进行活检;同时还要做“尿相位差红细胞”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可以与内科原因的血尿——肾炎进行鉴别:如果肾小球病变造成了基底膜通透性改变,红细胞就可以穿透这层膜进入尿液形成血尿。而在穿透过程中,红细胞会被挤压导致形状改变,因此,如果细胞形态不好,那么尿中的红细胞就是由肾脏渗出的,要到肾内科就诊;而由于尿路损伤、结石或者肿瘤造成的血尿,红细胞直接漏入尿液,这样的红细胞形态就是完好的,要进一步检查出血原因。
如果检查确认可能是外科原因造成的血尿,如结石、肿瘤、先天性畸形等,患者接着要做静脉尿路造影,观察膀胱壁有没有缺损,以及什么部位缺损,同时还要观察上尿路的输尿管和肾盂。因为从细胞结构上说,膀胱上皮、输尿管、肾盂细胞都是移型内皮细胞,性质比较相似,如果膀胱上皮有了肿瘤,输尿管、肾盂很有可能也长了。CT也是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可以观察肿瘤是否已经侵犯了肌层,在膀胱中扎根了。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患者的膀胱难以保留,需要全部切除。
确诊膀胱癌,一定要做膀胱镜,在麻醉下医生将长长的观察镜经尿道插入膀胱,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侧,发现疑似肿瘤的部分需要取活检标本送到病理科检查。当然,如果B超检查评估肿瘤很小,也可以在膀胱镜检查中直接将肿瘤切掉。标本要经过一系列的病理诊断才可以确诊,全程需要5~7天。在过去,膀胱镜是一种很简单的检查,门诊就可以做;但这毕竟是一项有创的检查,检查过程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随着无痛膀胱镜的开展,患者更容易接受后者,不仅无痛,而且观察更清晰彻底;但无痛膀胱镜要做麻醉,因此患者需要住院1~2天。
从尿液颜色看你患什么病从尿液的起源到排出体外,所经的任何一个器官部位出现疾病,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如果发现小便颜色异常,排除食物和药物影响,便要警惕身体疾病的可能,尽快到医院检查。换句话说就是尿液的颜色与疾病有关。
正常的尿色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饮水少或出汗多时,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色变为深黄。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尿色变浅甚至透明。
尿色异常应该警觉
当尿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喝水太少、服用药物或罹患某种疾病所致。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尿液异常,不同颜色的尿液又是何种疾病的征兆?以下简单介绍。
红色尿液
可能为血尿,它可以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每1升尿中混有1毫升以上血液,即可呈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指离心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计数在3个以上。
血尿是泌尿系重要症状,是泌尿外科异常的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彻底检查。医学统计约50%感染、67%结石、40%结核、20%肿瘤表现为镜下血尿。有些血尿一时可能找不到原因,但是可以通过检查排除一些常见病如结石、肿瘤等。
邻近器官疾病如直肠癌、女性生殖系统疾患、急性阑尾炎等,如果影响输尿管也可表现为血尿。特别要提到运动性血尿,即剧烈活动后的血尿,多见于运动员、学生,表现为运动后突然出现,程度与运动量一致,不伴其他症状或体征,一切生化功能检查正常,24-72小时消失,良性过程、预后良好。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血尿有间歇性,绝不可以把血尿的间歇期误认为是“自愈”而延误治疗。还不能把血尿“常理化”,比如有人做了前列腺手术,此后长时间有血尿,不能简单地认为手术创面没有愈合,要想到是否有其他部位肿瘤存在的可能,以免误诊。
黄褐色尿
可能是胆红素尿或是尿胆元尿作怪。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炎症、肿瘤或结石堵塞,引起胆红素钠进入血液,当血液内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入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有时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而发生尿胆元尿。
棕褐色尿
严重烧伤、溶血性贫血、输错血型或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受挤伤等患者,可能排出如同酱油颜色的尿液。有些人在食用蚕豆后,排出棕褐色尿液,并伴有头晕、恶心或眼睛发黄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蚕豆症患者。
乳白色尿
最多见的是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特别是在喝牛奶或高脂肪饮食后明显加重。但是乳白色尿若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应怀疑是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使尿液呈现乳白色。
白色黏液状尿
由于男性尿道是精液排出与尿液流过的共同出口通道,所以成年男性偶尔会从尿道中排出白色黏液状的尿液是正常的现象,不需多虑。但是经常排出白色黏液状尿液时,则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淋病等疾病的症状,应及早就诊治疗,否则将传染给配偶,引起生殖器官炎症。
黑色尿
见于误服来苏儿发生酚中毒的人。因酚在人体内部分氧化为对苯二酚和儿茶素,从小便排出,尿静置片刻则成为黑色尿。还有如患黑色素瘤的病人,因体内黑色素产量增高,使血中黑色素被肝脏还原为黑色素元,从尿中排出的黑色素元经氧化后成为黑色素,静置片刻,尿变成黑色。
绿色尿
大量服用消炎药或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会排出绿色尿液。
此外,正常尿的颜色还可能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进食大量胡萝卜、服用维生素B时尿呈亮黄色;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大黄时,尿呈深黄或棕褐色;氨苯蝶啶可使尿出现淡蓝色;亚甲蓝(美蓝)可使尿呈蓝绿色;注射酚红后可使碱性尿呈粉红色。因此,如果发现尿液出现异常颜色,首先不要紧张,静心想一下最近是否服用特殊药品或食品,停用上述物品后,再观察尿色是否恢复正常。我们建议尿液颜色异常者应做尿液检查,根据情况至泌尿科做详细的检查。
总之,尿色异常是一个与健康有关的信号,应注意观察认真对待。
排尿注意事项
排尿频率
每天不应超过8次。从理论上说,一个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不应超过8次。白天7次,晚上1次,这是最佳比例。“但个人饮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夜尿最好不超过2次,如果睡前喝水较多,起夜次数随之增加,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晚上没喝多少水,却老是起夜,就要留意疾病了。
尿量
每天1500毫升。我们每天的排尿量应该在1500毫升左右,但由于人们的饮水量不同,只要每天的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问题。一天的尿量少于400毫升,就是少尿的表现;而多于3000毫升,就属于多尿。
小便后要擦干。女性私处的肌肤有较深、较多的皱褶,小便后,如果不及时擦干,残留的尿液会将内裤弄得十分潮湿,给细菌繁殖提供温床。“擦的时候一定要用干净的卫生纸从前往后擦,最好不要用湿纸巾。”一是因为很多湿纸巾都添加了化学成分,对女性私处的健康不利;二来用湿纸巾擦拭后,依然会存在潮湿的问题。
小便前后要洗手
和男性相比,女性泌尿系统更脆弱。女性的尿道很短,和膀胱紧密相连,外界细菌很容易沿着尿道上行进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或炎症。所以,女性小便前后应该洗干净手,不给细菌可乘之机。
学会保养,尿路畅通
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比男性高8—10倍,为了让尿路更加畅通,女性平时应注意保养。妇科专家孙丽芳建议,女性应多喝水、少憋尿,经常清洗外阴,勤换内裤。
最好站着小便
男性最好站立排尿,因为男性的尿道呈S形,站立时,受到重力影响,尿液可自然排出。如果坐着排尿,尿道会变成倒钩形,受到压迫后,造成盆腔充血,尿液相对较难排出,而且时间长了,膀胱、尿道可能出现炎症。而蹲着小便会让尿道压力发生变化,尿液可能逆流回到膀胱,也容易诱发炎症。
小便后别立刻坐下
男性排尿后如果马上坐下,会造成残留尿液倒流,给尿道中的细菌可乘之机,容易诱发前列腺炎。排尿后,可用手指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会阴处挤压一下,这样做有助于排出膀胱中的残留尿液,还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好处。
尿液泡沫多、有异味
排尿时,如果发现马桶中泡沫增多,尤其是早上第一泡尿泡沫明显,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的,应该及时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看尿中蛋白是否增多。如果尿液有种烂苹果的味道,要怀疑是糖尿病的征兆。
结语:尿液是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如果尿液出现问题,间接反映我们的身体也出问题了,那么健康的尿液颜色是什么样的呢?排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