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24万同胞罹难 理性应对灾害怎么做
唐山一个让人既熟悉又恐惧的地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让24.2万人埋葬在了废墟下面,可以想象到地震的危害是多么的大,而到如今人们防御地震的意识还在不断的加强,在平时多学点地震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
基本情况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地震概况
公元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53.11秒,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约400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突然发生里氏8.2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什么是地震云 通过地震云可预测地震
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天津市房倒屋塌、摇晃和震响竟然惊醒了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
唐山大地震美国阿拉斯加帕默天文台急速响起令人震惊的警钟声,世界各大通讯社当日向全球公告了灾难消息——美国夏威夷地震台宣布:中国发生八点一级地震,震中在北京附近!
美国地质调查所宣布:北京东北约100英里,北纬39.6,东经118.1度,发生八点二级地震。
香港的英国皇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发生8级左右地震,震中在北纬39.6度,东经118.1度,距唐山极近。
台湾"中央气象局"称:大陆北部发生8级地震,震中在北平东部135公里附近。>>>莆田地震 5技巧助你成功逃生
早晨六时。中国电信局报告,在与全国各地联络中,唯独唐山地区电话通信中断,呼叫若干次,均无回音。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
弹指一挥30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世界科学家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依据这个天然“实验场”进行大量研究,使人类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防御地震灾难也迈出了一大步;在唐山抗震实践中,中国诞生了“地震社会学”,为解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
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给全人类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地震防御
让人类更理性地应对灾害
地震灾难在现有的人类文明中尚不可完全避免发生,那么人类是不是在地震灾害面前就只能被动承受?唐山成功的抗震实践告诉世人,科学的地震观和预防行为,能够大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伤亡。
几十年来致力于地震社会学研究的王子平教授,也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对于一个地区人们的地震灾害观念问题,他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研究表明,在经历了造成巨大灾难的地震后,唐山人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地震灾害观,那就是“地震是可怕的灾害”“地震发生时人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减轻地震时人员伤亡的关键是用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甘肃定西6.6级地震致89人亡 遭遇地震如何自救
以往人们认为,在地震面前人是完全被动的、只能消极承受,几乎失去了任何保护自己的可能和机会。但王子平经过对大量的地震幸存者调查研究发现:即使在地震发生、房倒屋塌的情况下,人依然有着生存空间,有着防卫和保护自己的可能。尽管这“空间”极小,“可能”极少,但的确存在着。这里的关键在于人们拥有一定的地震科学知识,并在地震前、地震发生时、地震发生后能否采取及时、适当、合理的避险与自救行为。这是在牺牲了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之后得出的珍贵历史经验,这是地震灾害观的一大飞跃。>>>宁乡地震 面临地震如何避险
循着这一研究思路,王子平与另几位地震等方面的专家在研究唐山地震这个震例时,把触角伸向了地震社会学。无数实例证明,地震一旦发生,必将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因此,他们把灾害、灾害后果及灾害的预防与救治等纳入研究对象,提出了“大防御战略”,并在总结历次抗震救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把经验性认识推向理性化,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与地震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出版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第一部专着《地震社会学初探》及大量有关专着,不仅奠定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基础,确立了地震社会学的结构框架,而且具有直接的实用性。
余震未绝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断,余震为2012年5月28日10时22分,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的4.8级地震。专家称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动。
在1811年至1812年间,位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新马德里地震带曾经发生“新马德里大地震”。至今,这一地震带的活动仍然活跃,而且地震的活动规律符合余震的一条重要定律——“大森定律”,所以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仍是“新马德里大地震”的余震。
余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后发生的震级弱于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发生后,余震时刻都可能发生,其中多数是人类不能感觉到的微震,但也有极具破坏力的大地震由于余震难以预测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也常被称为“地震后的幽灵”。>>>汶川地震五年回首 面对地震我们应怎么办
科学家发现,余震的震级和发生频率一般遵循三条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学家大森房吉在论文中提出:主震发生后,时间越久,余震发生频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对大森定律的数学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这一定律的准确性。
其次是“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级与最大的余震震级之差是一个几乎不变的数值,在1.1级至1.2级之间。>>>朝鲜半岛今年发生65次地震 地震保命2大守则
第三是“古滕贝格-里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主震震级和余震发生次数存在关联性。
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感悟: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我们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只是流泪水,抹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这将是最错误的行为。
结语:地震让许多人都无家可归,其实地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地震带来的许多次生灾害,尤其对于山区的地方来说,地震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干净的水源,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次数灾害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