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读 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哭,是人类情绪的表达方式之一,哭泣也历来被看做减压的方式。“号哭族”就是通过哭泣来减压的。研究显示,哭泣能够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于是很多职业女性面对压力时,会通过大哭一场来释放压力,也有人表示,边看悲情电影边哭泣后,会睡得特别香,以往的失眠症也消失了。可是,哭泣真的能够解除压力吗?这样定期的哭泣究竟好不好?
甲方观点:哭泣是现代社会很好的排毒减压方式
在人们的概念当中,哭泣是女人和孩子的专利,男人则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和女人就不一样了,高兴的时候可以哭,感动的时候可以哭,生气的时候可以哭,烦恼的时候也可以哭,甚至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哭……哭泣经常被人当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其实,从心理学角度适当的哭泣对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美国明尼苏
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弗莱对哭泣做了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内,男人最多哭7次,而女人的流泪次数则超过30次。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哈森说,哭泣是一项人类高度进化的行为。和语言一样,只有人类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哭泣。研究发现,眼泪甚至可以发送自我保护的信号。它会模糊人们的视线,防止自己对别人做出攻击性行为;同时,又能显示自己的脆弱,让对方降低戒心和敌意,不会随便做出伤害行为;进一步讲,对方看到一张流着泪的脸,也会引发怜悯之情,进而不自觉地给予支持。
乙方观点:“哭泣”不是减压的最佳选择
首先,哭泣是人情绪不稳、心理脆弱的表现。诚然,它能够暂时舒缓压力,但长此以往,心理问题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这就像一个神经强迫症病人,总是反复不停地洗手,但他洗手的过程仅可以暂时缓解他的焦虑。其实这种发泄途径是不健康的,持续下去还会加重他的痛苦。作为一种宣泄手段,哭泣会让人感到空虚无聊、抑郁、痛苦,并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其次,用把自己关起来痛哭的方式减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友情和爱情导致的。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单身,也没有太多的朋友可供倾诉。于是,只得借助电影和书籍感动自己,通过号哭的方式来代替亲情、友情、爱情的呵护,借此自我安慰,这也是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最后,总是号哭会诱发人的自恋情结,长期下来,会感到更加孤独;而且,号哭所引发的自恋情结总会使人觉得自己受到委屈,总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从而更不信任他人,也更孤独。
另外,通常人们哭泣后,情绪强度会降低40%,但是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能再哭,否则对身体有害。因为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愁悲伤或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会影响人的食欲,甚至引起胃病。
心理解读:
专家表示,哭泣是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偶尔为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哭泣的方式减压。一般来说,基础人格不同,应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同。通常人们哭泣后,情绪强度会降低40%,但是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能再哭,否则对身体有害。
专家认为,压力的来源有很多,压力过大可能与人际关系不良有关。如果在面对压力时,有家人、朋友、同事等良好的人际支持的话,能够有效化解压力。在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也能获得愉悦的情绪,会比较乐观地应对压力。通过哭泣减压,无可厚非,可以作为正常的情绪发泄渠道,但没必要经常用它。它不是减压的首选方式,还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可以减压。如果经常哭泣,而且情绪调整不好的话,只会越哭越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