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绩效风险因素包括哪些
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资产的增值等,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时候,其实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如没有把握好将可能血本无归。对风险人们应该要了解清楚,海外并购绩效风险因素包括哪些?下面若悠网小编给你主要介绍相关知识。
海外并购绩效包括哪些风险因素
1、政治风险
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合作伙伴与互利共赢关系,东道国就会对中国企业到其境内投资持欢迎态度;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竞争甚至是敌对关系,东道国便有可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百般阻挠和刁难。为了保障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有些国家对于外资常常采取戒备的态度,如规定本国资源类企业不能被外国的国有企业收购,即使允许收购的,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批等。因此,进行海外并购,需要清楚地了解一些国家的敏感领域,比如能源、金融先进技术,特别是军民两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等。
2、法律风险
各国针对外商投资的法律、审查制度、监管制度差别很大。例如,每个国家都有反托拉斯法,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在审查程序上差别很大。若这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谈判成本升高、交易时间拉长,最终可能导致并购谈判失败。海外并购还面临国际法律法规的适应问题。包括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规范以及国际商务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范。由于对当地法律的疏忽和陌生,许多中国企业在从事海外投资时都曾遭遇法律麻烦。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重视、了解和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就是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政府在许多跨国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对跨国并购的态度,反映在其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中。政治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差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无法挽救,常常使投资者血本无归,后果严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化解这方面的风险。
3、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并购定价、融资和并购支付等环节,一旦某项财务决策引起了企业财务状况得恶化,将可能导致并购行为的终结或者失败。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和对资金链的隐忧都是控制财务风险需要考虑的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很多公司的市值下滑,中国部分企业过于盲目地进行海外收购,但没有考虑过被收购企业是否与自身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契合,并购成为一种冲动行为。为抵御财务风险,企业可在谈判中设置特别条款,通过估值的方式将风险排除,以避免交割时交易成本增加;也可对投资架构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融资等行为涉及的实际税负。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由于大量支付并购资金而导致的借贷利息增加或股权稀释而造成的新公司的财务压力。并购方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一般有现金支付、股利支付与杠杆支付等方式。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对企业整合运营期问的财务框架发生重大影响,相应带来财务风险,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偏离于最佳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下降。杠杆效应使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都相应放大。
4、整合风险
收购方应在谈判前期就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如成本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等。然而,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这个环节,最终导致并购失败。一般来讲,并购整合的过程中,会面临企业管理文化的差异、市场定位的差异以及一些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整合不畅等问题。
并购整合风险,整合是整个并购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并购就是要让并购双方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而这仅仅靠企业规模的扩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被并购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原有业务等要素进行认真协调,全面整合,避免企业内部出现权利纷争,利益冲突,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财务资源不足等问题,最终形成双方的完全融合,并产生较好的预期效益,才算真正实现了并购的目标。
对于打算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并购前的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并需要与被并购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保证并购行为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一致。
5、经营风险
公司的经营风险是指并购后,由于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优势互补,或者并购后规模过大,管理跨度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导致经营不善,生产产品滞压,公司的销售额减少,竞争力下降等。企业在实施混合并购时,如果盲目地进行经营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进入一些非相关性新领域,就有可能导致范围不经济。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进入新行业的成本较高,当企业向不熟悉、与现有业务无关的新领域扩展时,要承受技术、业务、管理、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非相关业务中,会削弱原主营业务的发展、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果当主营业务遇到风险,而此时新的业务未能发展成熟,或其规模太小,就有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跨国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
(一)现金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收购公司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来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权,从而实现并购交易的支付方式。
它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并购和敌意收购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也是并购活动中最清晰、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支付方式。
从现金支付的资金来源来看,既可以采取内源融资,又可以采取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劳务获得的盈利资金,通常是指自由现金流或留存收益;
外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的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向公众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所以,现金支付根据资金来源又可以细分为自由现金流支付、债务融资现金支付和权益融资现金支付
1、自由现金流支付
自由现金流是指超出所有以相关资本成本折现后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对资金需求的一部分现金流量,即:自由现金流量等于来自销售的现金净额减去用以保持当前增长率所需的现金支出。它包括股权自由现金流和公司自由现金流两种类型。
对于任何一个有财务杠杆的公司而言,公司自由现金流通常高于股权自由现金流。但在企业并购中,规模扩张必须考虑到风险因素(原有债务必须能够偿还),因此不能以公司自由现金流作为并购支付的资金来源。
2、权益融资现金支付
是指收购方通过向公众发行普通股募集权益资金,然后用募集的权益资金(现金)支付给目标公司以完成并购交易的支付方式。
相对于债务融资现金支付来讲,权益融资现金支付所承担的资本风险较少,但却有股权稀释的不利方面。
现金支付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也可以采取延期支付方式。现金支付的特点:
对目标企业的股东而言,可以即时得到确定的收益,而非现金支付给股东带来的收益要受市场状况、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现金支付对目标企业的股东来说,即时形成纳税义务。?对主并企业来说,现金支付最大的好处是:现有的股权结构不受影响,并购时间短、并购难度较低,并购成本低。但主并企业可能会有较沉重的现金负担。
(二)股权支付
股权支付也称为换取,是指收购方直接用股票作为支付工具来支付并购价款的支付方式。具体包括增资换股、库存股换股、股票回购换股三种形式。
增资换股是指收购方向目标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普通股或优先股)来替换目标公司原来的股票,从而达到收购的目的。
增资换股的增资比例应根据目标公司的价值和收购方的股价来确定,增资换股后增加了收购方的总股本,但稀释了原有股东的股权。
库存股换股没有增加收购方的总股本,也不会导致从原有股东(通常母子公司)手中买回先前发行的股票,再按一定比例来换取目标公司的股票。
股票回购换股同样没有增加收购方的总股本,也不会导致原有股东的股权稀释。
股票支付的特点:并购公司不需要支付大量现金,因而不会影响并购公司的现金状况;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的股东不会因此失去他们的所有者权益;股票收购常见于善意收购。
股票支付的影响因素:
(1)并购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是考虑股权的稀释程度。
(2)每股收益率的变化
(3)每股净产值的变动
(4)财务杠杆比率,新发行股票会影响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
(5)当前股价水平?当前股价高有利。
(6)当前股息收益率
(7)股息或货币的限制
(8)外国股权的限制
(9)上市规则的限制
(三)混合证券支付
混合支付工具,意即一揽子支付工具。既然各种支付工具优劣互见,那么将若干种金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就能够集结各种支付工具的长处,克服短处,所以使用混合支付工具就在情理之中了。
具体的组合工具有:?公司债券:即以公司债券作为支付方式。条件是公司债券要有一定的流通能力。?认股权证:对收购公司而言,发行认股权证的好处是:可以因此而延期支付股利,从而为公司提供了额外的股本基础。但会影响未来公司控股权的改变。作为目标公司的股东,一般乐于接受认股权证,一是可以行使低价购买公司新股的权利,二是认股权证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获益。
从收购公司的角度看,采用可转换债支付的优点是:?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能以比普通债券更低的利率和较宽松的契约条件出售债券;
提供一种能以比现行价格更高的价格出售股票的方式;?当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的业务时,可转换债券特别有用,因为预期从这种新产品或新业务所获得的额外利润可能正好与转换期相一致的。
对于目标公司的股东而言,安全性和作为股票的收益性同时具有,在股价较低是,可以将其转换期延迟到预期股票价格上升的时期。
其它方式:如优先股,综合收购的风险:若各种工具搭配不当,不但不能尽各种工具之长,反有集他们之短的可能;有鉴与此,投资银行在辅助购并者设计一揽子支付工具时,要慎密计划,有必要做模拟分析以揣测市场的反应。
海外并购绩效包括哪些风险因素?海外并购之前要做好调查,特别是对当地的政策、法律规定等也需要调查清楚,避免并购回来的企业因当地法律而亏本。关于海外并购风险方面的内容,不想要只了解片面内容应该要咨询若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