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胁迫签订的协议无效有法律规定吗
一、被胁迫签订的协议无效有法律规定吗
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是无效的,原因在于它并不符合意思表示(表明意欲进行某种行为的表示)的真实性原则。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行为主体需具备与之相对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并且其所表达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
而且其所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也不能背离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因此,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显然无法反映出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故而被视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被胁迫签订的合同应该如何解除
在受到人身威胁或其他不法压力情况下所签署的合约,权益受损的一方当事人可依照相关规定,向上诉法庭或双方事前书面约定的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诉讼申请。
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任何一方当事人如采取欺骗、威胁等非法手段,乃至利用他人在处境艰难无力自主做出决策之际,强迫另一方当事人在此情形下签订合同,那么该份合同便是无效的,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有权向司法机关(如民事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寻求援助,要求对这份合同进行修改或撤销。
至于受胁迫一方提出撤销合同的时效,则设定为一年时间,即自胁迫行为结束之日开始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被胁迫签订的协议无效有法律规定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