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后发现被骗了如何办呢
一、签合同后发现被骗了如何办呢
签合同后发现被骗了,受骗者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无效,当事人无需履行。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欺诈一方应当赔偿受骗者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如何认定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认定:
一看行为人主体资格。如果行为人签约时的主体就是虚构、假冒的,存在无营业执照、无办公地点、无资金和货源等重大不真实情况,基本上可以判定属于合同诈骗。
二看行为人履行能力或履行担保。如果行为人在签约时或合同有效期内有充足的货源或后备货源,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担保,或在合同有效期内具有找到货源、资金的可能性,或具有承担违约责任的能力等,应认定行为人具有履约能力。
三看行为人履约诚意和行为。如果行为人签订合同后积极为履约作出努力,或经过努力后虽不能大部分或全部履约,但自愿返还已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或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说明行为人具有履约的诚意和行为。
反之,签约后行为人根本不考虑如何履行合同,或者以履行其中一部分为诱饵,对其余部分不再履行,也不退还已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款物,则可判断其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和行为。
四看行为人对取得款物的处理。合同当事人取得对方货款之后,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或用于履行合同所必须的开支,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还是属于民事范畴。
若取得对方财物后用来偿还其他债务或大肆挥霍、进行违法活动,甚至携款潜逃,根本不履行合同,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被骗签了空白合同如何办
被骗签了合同,受骗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当事人自订立合同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无需履行。
合同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欺诈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合同被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
根据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包括: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签合同后发现被骗了如何办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