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纪合同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权利瑕疵担保,是指卖方应保证对其所售标的物享有合法的权利,没有侵犯任何第三人的权利,并且任何第三人都不会向买方就该标的物提出任何权利要求。
当事人对此有约定的,依约定承担责任;
如无约定,出卖人只承担一般责任,即返还价款,买受人有损失时还可请求损害赔偿,出卖人的这一担保责任被称为追夺担保。
1、权利瑕疵须于买卖合同成立时存在。
合同成立后才出现权利瑕疵则是出卖人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而不是瑕疵担保责任。
2、权利瑕疵须于买卖合同成立后履行时仍存在,若权利瑕疵仅于合同成立时有在此后履行前即已去除者,则无需承担权利的瑕疵责任。
3、须买受人不知有权利瑕疵的存在,是否知道应由出卖人负举证责任,但买受人的知道不必是实际知道,若通过合理途径即可了解而不做了解,视为知道。
4、须因权利瑕疵而使买受人遭受损害或损失。
出卖人违反这一担保的法律后果,从出卖人方面看是他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且该责任不以过错为条件,从买受人方面看是他可以采取哪些救济措施,通常主张支付违约金,实际履行,解除合同或要求损害赔偿等,但买受人于订立合同时知道或应知道第三人对买卖标的物享有权利的,出卖人不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另外,我国合同法还规定“买受人确有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就标的物主张权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但出卖人提供适当担保的除外”,该项规定是赋予买受人积极的救济权,能够更好地保护买受人的权益,是对传统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冲破和完善。
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义务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保证对其出售的标的物享有合法的权利,这里“合法的权利”不一定非所有权不可,只要是合法的出卖处分权即可;
2、保证在其出售的标的物上不存在任何未曾向买方透露的担保物权;
3、保证其所出售的标的物没有侵犯任何第三人的知识产权等权利。
(二)物的瑕疵担保物的瑕疵担保,是指出卖人就其所出卖的标的物品质上所存在的瑕疵而负的担保责任,包括价值瑕疵担保,效用瑕疵担保及所保证的品质担保三种。
价值瑕疵担保是指担保标的物无灭失或减少其价值的瑕疵,这里的价值指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担保属物的效用担保,品质担保是指出卖人应担保标的物具有其所担保的品质,合同约定或出卖人提供的关于标的物质量说明均可构成,如规格型号、性能、有效期等方面。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条件有以下三个方面:
1、瑕疵须于标的物风险负担转移时存在;
2、须买受人不知标的物的瑕疵;
3、买受人须于法律规定的或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出瑕疵通知。
关于标的物品质的认定,首先以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为准,如未有明确约定,但出卖人提供了质量说明的,依该说明为准;
当事人无约定或约定不明,且出卖人未提供任何相关质量说明,则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认定。
即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合同的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如果不能确定的,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
无国家、行业标准的,按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履行。
以上构成了我国关于买卖合同中标的物质量认定的完整体系,但在实践和理论上对“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的理解和适用都有偏差,将“合同目的”界定为买方明示或默示告知卖方的目的,但“合同目的”标准应置放于国家行业标准之前。
关于物的瑕疵担保的法律效力,即出卖方违反品质担保义务应如何承担责任,依照我国合同法,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约定不明或无约定的,可协议解决;
不能协议的,买方可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及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修理、更换、减价或退货等救济措施,买方有损失的可请求损害赔偿。
另外,买方还可选择合同解除权,但解除权的行使须在卖方规定的期限内。
关于瑕疵担保责任的定位问题,理论界存在一定争议,有的认为其是独立于违约责任以外的法定责任,有的认为是违约责任的特殊表现形式。
最高院的态度是将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置于违约责任制度中研究,将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作为违约责任制度项下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制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