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法定解除的定义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签订合同以后,就具有法律效应,同时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一旦有一方终止或是违约,那么,他将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法定解除合同,那么,法定解除合同情形有哪些呢?若悠网小编现在就为你解答。
一、合同法中法定解除的定义是什么
解除合同定义:法定解除合同,是指出现法律规定的解除事由而由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在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在5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二、法定解除合同情形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法条依据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满足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
1、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的是主要债务。
3、经另一方催告。
4、迟延履行一方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因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